17世纪
威廉·配第[英]《赋税论》1662年
开创现代经济学;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
18世纪
布阿吉尔贝尔[法] 《创财富、货币和租税的性质》1705年
批评重商主义,提出“自然秩序”的思想
古典政治经济学
(A)重农学派 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
魁奈[法] 《经济表》1785年
“纯产品”理论
(B)自由主义 倡导对市场不加干预,以自由竞争的方式发展资本主义
亚当·斯密[英] 《国富论》1776年
现代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与“看不见的手”的命名者
李嘉图[英] 《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1817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之集大成者,其“劳动分工”理论为经济学基础理论,对马克思等产生影响
西斯蒙第[法] 《论商业财富》1803年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庸俗经济学
分离亚当·斯密理论中的庸俗成分并使之系统化
马尔萨斯[英] 《人口原理》1798年
“人口爆炸”理论
萨伊[法] 《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
庸俗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饱受争议的“萨伊定律”
19世纪上半世纪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 《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
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社会主义思潮
批评私有制,宣扬以较高级的公平标准进行社会财富分配
马克思[德] 《资本论》1867年
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
旧历史学派
否认经济规律的客观存在;以生产力的培植反对对交换价值的追求;以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
威廉·罗雪尔[德] 《国民经济学体系》1854-1894年
历史学派方法论的奠基者
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德] 《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1864年 以统计学进一步完善该学派德研究
卡尔·克尼斯[德] 《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1853年
系统阐述该学派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19世纪下半世纪
新历史学派
继承旧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大量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方法,认为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经济地位和作用
阿道夫·瓦格纳[德] 《政治经济学教程》1876年
国家是社会改良最主要的支柱
古斯塔夫·冯·斯穆勒[德]《一般国民经济学大纲》1900-1904年 倡导在经济学中加入对伦理因素的考量
边际效用派
该学派以掀起边际革命的形象出现,把经济人如何获得最大满足作为研究对象,强调消费、效用和需求,把经济学改造成以消费、交换和生产力为序的伦理体系
(A)奥地利学派(心理学派) 采用抽象演绎法,把边际效用价值论当做理论基础
卡尔·门格尔[奥地利] 《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年
边际革命的三大发起人之一
维塞尔[奥地利] 《自然价值》1889年
最早提出术语“边际效用”
庞巴维克[奥地利] 《资本与利息之卷一:资本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评》1884年
提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相对应的“时差利息说”
(B)数理学派 以数学分析为工具,把边际效用价值论当作理论基础
威廉·杰尔斯[英] 《政治经济学理论》1817年
洛桑学派
推进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一般均衡论
瓦尔拉斯[法] 《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年
边际革命的三大发起人之一;洛桑学派的奠基人
帕累托[意] 《政治经济学教程》1906年
提出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
美国学派
较心理学派与数理学派出现晚,是以分配为中心的独特体系
约翰·贝茨·克拉克[美] 《财富的分配》1899年
提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新古典主义
以折衷主义手法糅合古典政治学的各种理论,建立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值论”为核心的全新体系
马歇尔[英] 《经济学原理》1890年
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
庇古[英] 《福利经济学》1920年
福利经济学之父
20世纪上半世纪
制度学派
属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与传统学派对立,强调对社会制度的改良
凡勃伦[美] 《有闲阶级论》1899年
制度学派的奠基人;将“本能主义”心理学加入经济学范畴
康蒙斯[美] 《制度经济学》1934年
制度学派第一部系统性的论著
米契尔[美] 《经济周期》1913年
阐释经济周期过程的早期巨著
瑞典学派
倡导宏观货币政策,以小国开发型混合经济为其特色
维克塞尔[瑞典] 《利息与价格》1898年
提出累积过程理论与分配制度改革论
贡纳尔·缪尔达尔[瑞典] 《货币均衡论》1931年
建立宏观动态均衡模型
林达尔[瑞典] 《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1939年
序列分析方法与以“计划”为核心的动态理论
新自由主义
(A)新奥地利学派 以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为中心,坚持奥地利学派的自由放任传统的学派
米塞斯[奥] 《货币与信息理论》1912年
新奥地利学派的领袖人物;提出行为理论及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等
(B)伦敦学派 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为中心,坚持英国自主主义经济传统的学派
埃德温·坎南[英] 《经济大恐慌》1933年
以折中手法融合传统经济思想
莱昂内尔·罗宾斯[英] 《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1932年
提出对经济学界影响深远的方法论观点
(C)芝加哥学派 以美国芝加哥大学为中心,推崇经济自由主义的学派
弗兰克·奈特[美] 《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1921年
提出兼重企业家才能与不确定性的利润理论
亨利·西蒙斯[美] 《自由放任的实证计划》1934年
政府的责任包括维护运转顺畅的自由经济环境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奥] 《通往奴隶的道路》1944年
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
熊彼特[美] 《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
首开创新理论的先河;自成体系的经济学大家
凯恩斯主义
掀起针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宏观经济学自此确立
凯恩斯[英]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年
提出有效需求理论以及国家应对经济实行干预的观点,其“流动性理论”为现代经济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A)新古典综合派 凯恩斯主义之后的主流经济学派,将凯恩斯思想体系与古典经济学进一步融合起来
詹姆斯·托宾[美] 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十年来的新经济学》1974年
萨缪尔森[美]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1948年
著有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教科书;以数学方法分析经济学
(B)新剑桥学派 与新古典综合学派相对立,主张分离凯恩斯主义和古典经济学的联系
皮罗·斯拉法[美] 《用商品生产商品》1969年
以“斯拉法之谜”动摇局部均衡论的根本
琼·罗宾逊[英] 《资本累积过程》1956年、《现代经济学导论》1973年 对“不完全竞争理论”形成系统阐述
20世纪下半世纪
现代货币主义
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旗帜,对抗凯恩斯主义的学派
弗里德曼[美]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资本主义与自由》1962年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创立者
弗莱堡学派
在国家干预经济失败后,探索社会市场经济的学派
瓦尔特·欧肯[德] 《资本理论研究》1934年
建立弗莱堡学派理论的三大支柱
路德维希·艾哈德[德] 《来自竞争德繁荣》1957年
建立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创造经济增长奇迹
供给学派
批判凯恩斯主义以需求为着眼点,主张以供给出发稳定经济
阿瑟·拉弗[美]
提出解释税率与税收关系的“拉弗曲线”
公共选择学派
认为市场选择对公共物品是无效的,提出公共选择的权利
詹姆斯·布坎南[美] 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公共选择理论》1972年
“经济学人”与政府失灵理论
新制度学派
相对于制度学派注重企业权力机构,其研究重心上升到研究社会的权利机构
约翰·加尔布雷思[美] 《经济学和公公目标》1973年
提出改良美国经济的“二元经济”的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学派
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方法为基础进行经济制度的研究
罗纳德·科斯[美]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 《企业的性质》1937年
提出了企业如何起源及扩张受限的因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反对货币主义政策,提出以理性预期为基础的经济理论
小罗伯特·卢卡斯[美] 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 《预期和货币中性》1972年
发展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行走的青年 发表于 2017-6-19 21:56 注:上表由本人一字一笔整理而成,若需要转载的朋友请联系本人,为谢!
日新少年 发表于 2017-6-20 10:30 哈哈哈 做的不错
注:上表由本人一字一笔整理而成,若需要转载的朋友请联系本人,为谢!
zishengzheqiang 发表于 2017-6-20 09:21 自成体系,可敬可敬
xuguw 发表于 2017-6-20 10:14 [学科前沿] 中国引文数据库:近5年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高产作者排行榜TOP20
陈博博博 发表于 2017-6-20 19:07 可敬。
阿笨猫真笨 发表于 2017-6-21 09:06 楼主幸苦了
lipel 发表于 2017-6-26 22:51 楼主好用心,不错
行走的青年 发表于 2017-6-27 12:37 欢迎经常来论坛讨论,并自行发帖讨论
财经008 发表于 2017-8-10 12:02 这个做的太好了,谢谢楼主无私分享
1527687933 发表于 2017-8-18 12:09 您这归纳确实简洁明了,看着太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