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4879 1
2009-10-06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曾经是美国华尔街首屈一指的对冲基金公司,其成立与1994年,却在1998年末破产。他在五年间创造了对冲基金盈利的多项记录。在1998年年初时其净资产46亿美元,其掌握的资产总额多达1500亿美元,财政杠杆比率1:33。公司主要合伙人个人资产都在亿万元以上,公司合伙人股权比率占40%。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合伙人是一群典型的学院派教授,他们大多具有博士学位。自信,固执,不苟言笑,痴迷数学计算,沉迷于自己的小团体,这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其中最著名是凭借期权定价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罗伯特。默顿和马尔隆。斯科尔斯;前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兼美联储副主席戴维。马林斯。不可否认,他们的确是一群数学怪才,投机天才,独创数学模型,形成完整的电脑数学自动投资系统模型,建立起庞大的债券及衍生品投资组合。他们信奉市场走势是可以借助历史数据模型进行推断并对此坚信不疑。他们确实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成绩,1994年成立伊始,资产净值12.5亿美元,到1997年末,净资产达到48亿美元,净增长2.84倍。1994年到1997年投资回报率:28.5%,42.8%,40.8%,17%。这些枯燥的数据说明长期资本基金投资回报业绩举世无双。
这么强大的一家对冲基金公司为什么在1998年短短一年时间就轰然倒塌呢?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才是我们应该共同关注的。我们都知道对冲基金的运作模式,就是从正反两个角度下注投资,无论是市场是升是跌,我们手中的基金至少有一部分是盈利的,保证我们的投资不会全线亏损。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从1994年到1996年都是根据独特的数学模型发掘良好的债券投机机遇,并对债券投资进行对冲。他们从来不会披露自己一点点的投资策略,这使得这家基金公司十分神秘难以估量,投资机构和投资者都沉溺于长期管理基金投资回报率。美林证券,J.P摩根,高盛,瑞士联合银行,花旗与旅行者银行等多家金融投资机构甚至不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索要贷款保证金,许多投资者也愿意付出高昂的管理费。长期管理公司凭借优异的成绩和人脉联系和多家投行建立合作关系,这也是他最终迅速陨落的原因之一,因为他忘记了资本市场瞬息万变,树倒猢狲散的道理。
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基本的投资策略就是认为资本市场的债券利差会逐渐减小,然后利用巨大的财务杠杆无限放大债券利差额度,所以即使一点点债券差额经过财务杠杆放大以后,利润也是非常巨大的。而且,通过他们大量的历史数据计算认证,对债券投资进行严格对冲,风险是很低的。他们通过精确的电脑自动数学模型发现很多宝贵的债券利差投资机会,他们要做的就是运用巨大的财务杠杆放大收益。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资本市场债券利差越来越小,很难找到良好的债券投资机会,为了保持盈利,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被迫进入股票市场。这毕竟是他们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已经离自己的专业越来越远。股票市场不能简单通过数学模型判断走势的,它更多受人为因素影响。但是,长期基本管理公司的交易员对自己太过自信,相信运用巨大的资金优势完全可以控制风险,创造盈利。他们忘记,风险是可以预知,但却是不可控制的。
1998年初,资本市场互换利率交易利差被放大很多,经过模型计算,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交易员相信互换利率交易利差会逐渐回缩。所以,他们动用大量资金抛空互换利率交易利差,可惜这次他们建立精准的数学模型犯了致命的错误。1998年8月,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这个不可一世的核大国作出承诺,绝对不会允许卢布贬值,并按期偿还所欠贷款。可惜,俄罗斯对两个承诺都没能兑现。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吓坏了国际炒家和投资者,他们不会在俄罗斯重蹈覆辙。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会纷纷撤资,仓皇而逃。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他们大量资金唯一目的地就是风险较低的欧美国家债券。所以,美国短期债券和30年长期债券利率都大幅下调。长期资本公司又做出错误判断购买了大量俄罗斯债券。
1998年8月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亏损额度最大的月份,从年初的净资产46亿美元缩减到8月末的30亿美元,整整缩水16亿美元。为了保证净资产所占资产一定比率,长期资本公司不得不出卖大量资产,但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拥有的都是互换利率债券和股票波动幅度债券等高风险金融衍生品,市场根本就没有买家愿意接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19 17:27:32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