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中的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是什么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概述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是现代金融学中一个重要的新兴分支。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真正发展于20世纪80、90年代,至今依然方兴未艾。并且它与金融学的其它分支,如行为金融学、实验金融学等有互相融合的发展趋势。一般认为,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核心是要说明在既定的市场微观结构下,金融资产的定价过程及其结果,从而揭示市场微观结构在金融资产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微观结构是仅指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广义的市场微观结构是各种交易制度的总称,包括价格发现机制、清算机制与信息传播机制等。显然,期货市场的微观结构概念比一般广义的微观结构概念还要宽泛一些,因为期货市场所交易的“资产”是一份合约,而不是有价证券。而合约中既包括了部分交易与清算机制的内容,也包括了影响其市场价格行为的其它条款。因此合约设计本身也构成期货市场微观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的核心是金融资产交易及其价格形成过程和原因的分析,因此目前对该理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资产定价领域,拓展开去,该理论在公司财务和收入分配等方面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