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都有些什么人呢
2017.6.23
大学里工作了那么多年,别人问:大学里都有些什么人?我只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人是什么人?这得取角度。可从伦理角度、心智角度、情趣角度、目的性,伦理角度从对他人的贡献和主观动机看,心智角度从其创造力和专业水准看,情趣角度从审美意义和兴趣方向看,目的分类为物质与精神诉求2大类。
就大学教职工而言,取上述四角度看,可分为10类:
科学家,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其创造力是十年磨一剑的结果;符合10000小时理论---专一做一件事1万小时才称得上专家;否则,就是砖架。专家是一把锋利的宝剑---可为尧舜而存、也可为桀纣而用。
学者,具有丰富学识,在文化传承上具有使命感---为往圣继绝学,但不一定是专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但创新性与革命性欠缺。有述而不作的嗜好,有坚持自己信仰之秉性。精神诉求较大。
文人,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对美好具有高度敏感性;富有正义感,对有损自由与尊严的事情深恶痛绝;富有理想,对未来充满期待;好动也好静,富有艺术创造力和知识想象力。但不能板凳座的十年冷。精神诉求较大。
教书匠,对自己的专业能兢兢业业,对专业知识具有系统了解和娴熟的表达力,对学生要求严格、能按专业水准考评学生,具有职业道德和匠人精神。一眼能看出,这是教语文的,那是教数学的。知识面较窄。精神诉求中等。
经营者,对专业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尤其对知识在哪儿很关注,擅长利用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好处,很多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有这么点儿意思。如果这类人去做产学研的合作,一定有大成效。须谨防其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大空。物质诉求大。
当官的,对专业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布局人际关系与维护等级秩序很上心,对规则的执行很重视,对集中力量完成项目具有驾驭能力,对人性的弱点具有敏感性,应急能力较强,物质诉求中等。
闲人,做事还行,欲望不大,专业水平一般般;与人无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生活平平凡凡,兴趣爱好没有特长。执行力尚可,创造力焉不拉几。
混日子的,做事情能躲就躲,见是非能避就避,对领导远而忘之、近儿恭之,不求有功但求不罚,生活自由散漫,兴趣格调不高。精神和物质追求都淡淡泛泛、中溜儿偏下。
寄生者,占着位子不上班,拿着工资不见人,依赖体制的漏洞和领导的“仁慈”儿白吃白占。业余生活也是好吃懒做。物质追求平平淡淡,精神生活无所事事。
害虫,监守自盗、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者也。
其实,除此之外,高校还有一批人在做事的,他们叫做临时工---因其临时未被算进上述10类中。他们总体上说,多为贡献大于索取的农民工。
就某个具体的人而言,有可能是上述10类人的混合,例如当官的和混日子的混合为官僚主义者,当官的和文人混合成教育家型领导,科学家与经营者混合成企业家,等等。哪类人多呢?读者自己估计吧,您有空回复一下您的看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