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坐在中国水泥行业第一把交椅上的海螺水泥(600585,股吧),现在却面临被出售的命运。
近日有传闻称,安徽省国资委正准备将其持有海螺集团的51%的股权转让,如果谁能吞下海螺水泥,在水泥帝国中无疑将当上“老大”,同时海螺水泥的
市场份额也将被收入囊中。“得海螺者得天下”这一说法已在业内传开,而最有实力竞争者莫过于中材集团和中建材集团两家央企。
传省国资委欲售海螺水泥
“早在一个月前就已传言海螺水泥将被挂牌出售,安徽省国资委想通过公开竞购的方式把海螺水泥卖个好价钱。”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海螺集团高层和安徽省国资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了安徽省国资委转让海螺水泥股权的意向,但更进一步的接触和实质性的协商还没有开始。
据悉,海螺集团公司是全国120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集团公司控股经营两家
上市公司: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芜湖
海螺型材(
000619,
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15亿元,水泥产能超过1亿吨。
记者了解到,这次安徽省国资委要出售51%的股权,是想要借此卖个好价钱,补充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资金。
安徽省国资委选中海螺水泥作为出售对象,颇有些耐人寻味。
对此,一位行业分析师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是因为海螺水泥的人员负担较轻,市场估值也比较高,出售比较容易操作。另一方面,这几年,海螺水泥在省外扩张和建厂较多,相反在本省的投资趋于饱和,对本省的经济拉动作用有限。如果将其部分股权卖掉,既能获得资金,又设置条件将其税收留在当地,则为安徽省的资金周转提供大的帮助。”
“初步估计51%的股权能卖到200亿元以上。”该分析师说,“谁想获得海螺水泥,不光是钱那么简单,还需满足一系列的附加条件才行。”安徽省国资委出售海螺水泥,无非是要为本省的经济服务,一方面从出售海螺水泥中获得资金,另一方面,海螺水泥注册地、缴纳税收等不改变也将成为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