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教授在清华大学的讲座:《经济物理的基本问题》
http://www.bilibili.com/watchlater/#/av8416578/p1
刚好看完这个视频,也看到了《书讯:〈市场运行的数学原理〉一书已由国际科学技术与教育研究会出版,在欧美销售》和《市场运行的发生过程与批判分析——以概率论工具论述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两个帖子,正好汇聚了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前帖由楼主大大师傅2015年5月发帖,楼主应该就是《市场运行的数学原理》一书的作者粟际光吧,由此帖促成了粟际光和版主许光伟合作发表期刊论文,也就是后贴的论文。由此我感觉到政治经济学的悲哀性,原来政治经济学的数学思想还停留在代数阶段,也就是很原始的阶段,概率论在各学科的应用已经是标配的标配了,而在政治经济学的应用上竟然还如此落后于时代。
陈平教授是物理学家,在1980年代留美期间赶上了美国物理学界向其他学科(生物学和经济学等)大转型的时期,因而陈教授也从物理学转型到经济学领域,而美国的学科转型则源自学术资源的相对冗余和学术经费的消减,美国的学科大转型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很多美国物理学家把自己的看家知识直接移植到其他学科,因而拓宽了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论。
这个讲座可以让部分政治经济学局限在代数工具化的人拓宽视野,可以用更宽地的数学视角,当然更多是物理思想和方法论。
视频的第20分钟:《经济物理的基本问题》
经济复杂(非线性、非均衡、非稳态、多体、多层次、开放系统)现象能否简化为相对简单的科学模型
(1)能够找到相对优越参照系——经济学的哥白尼问题
(2)能否找到普适的基函数作为建模的基石——经济学的开普勒问题
(3)能否找到普遍的动力学方程,具有某种普适不变量——牛顿-爱因斯坦-薛定谔问题
目标:超越简单的经验观察的统计描述
陈教授评价西方经济学目前仍然出于托勒密时代。
视频的第44分钟:《均衡幻象:“看不见的手”的自稳定市场》
陈教授对西方经济学有诸多本质性批判,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