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中国经济新方位,如何走出增长困境》第一章2016年中国宏观决策发生很大调整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到了2008年10月,4万亿的投资就开始实施了,当时还有其他的建议,比如所谓的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但这个意见没有被采纳,因为这些国家如果发生政变,或者出现其他问题,投资的资金风险很大,而投资国内风险则要小得多。另外的方案是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内需,意味着降低ZF和企业收入比重,但难度太大。最后还要靠投资撑住经济,结果加剧产能过剩。
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战略仍然在实施之中,这当然可以促进消费。但是这个战略实施起来速度并不快,而且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多分歧。比如说中国要不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我们的劳动力成本现在是什么状态?有专家说,要降低劳动力的工资来增加投资的收益。劳动力成本过高有三个因素:冗员、社保缴费和工资。
农产品去库存和三农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为去库存就要降低农产品的补贴,但这样一来农民收入就会下降,而我们现在还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现在的一个办法就是,国家把给农产品补贴的钱砍掉一半,然后用到农民的社会保障上。
债转股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种商业活动,原则上说,只有对那些有前途的企业,判断实行债转股以后,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使资产负债表改善,获得高速发展才可以进行债转股。如果对企业的未来没有这样一个判断就实行拽转股,将来资产缩水,债转股可能比坏账还要厉害。
目前的制度环境还承接不了去产能。第一个原因是,去产能就得关矿井,关矿井职工就得下岗,就要给下岗职工一笔失业保险,但社保局又没这么多钱,向商业银行借款又会造成坏账,这个后果承担不了。第二个原因涉及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资产缩水到底是否可行也是一个问题,要想真正把去产能落实到位,光靠企业本身是解决不了的,需要社会上的一些其他领域的制度和政策来支撑。
一方面要降成本,另一方面要协调增加一些成本,其中有两项主要成本要增加,第一项是折旧率,第二项是研发。同时又有四项成本偏高:融资成本、物流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税费成本。
建税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原计划是“十二五”规划期间要完成营改增,营改增减税都是上千亿的,但是两次决定都没有兑现。另一个措施就是社保缴费率,我们测算过,如果把社保缴费率降低一半,达到跟美国差不多的水平,那整个社保缴费每年就要减少12000亿—13000亿,而这样的规模依靠现有的预算根本完不成。我们的建议是动用国有资本,现在的国有资本共有100多万亿元,拿出15万亿元的规模来解决社保资金的缺口。如果这两项改革到位,那经济下行的趋势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等到营改增和社保缴费率这两项改革到位了,再来谈宏观税负高与不高,可能会更容易讨论。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竞争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竞争就会有进有退,而现在退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资源型行业中,比如煤炭。在煤炭丰富区域,煤炭企业退不出去成为了制约区域转型的主要因素,煤炭企业吸纳了当地的资金、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从目前的制度环境还承接不了去产能看,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改革,第一,人员安置,需要中央更多的支持。第二,国有资产缩水问题,要允许国有煤炭企业关闭破产。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小时计算,如0.5小时)
昨日阅读1小时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小时计算,如20小时)
累计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