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90 1
2009-10-14
时 间:2009年10月15日 15:45-18:15
地 点: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
15:45—16:00 校领导会见嘉宾(逸夫会议中心贵宾室)
第一单元 颁奖典礼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教授
16:00—16:05 主持人宣布颁奖典礼开始,介绍与会嘉宾 16:05—16:10 中国人民大学校领导致辞
16:10—16:15 评审委员会主席王传纶教授介绍评奖情况 16:15—16: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教授宣布获奖名单
16:20—16:30 评委代表王松奇教授点评获奖论文
16:30—16:35 蒙代尔教授、黄达教授共同为获奖者颁奖
16:35—16:40 获奖者代表钱震杰发言
16:40—16:45 蒙代尔教授、黄达教授为获奖者导师颁发荣誉奖
16:45—16:50 导师代表胡乃武教授致辞
16:50—16:55 获奖者及导师与主席台嘉宾合影留念
第二单元 学术演讲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杰教授
16:55—17:15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罗伯特·蒙代尔教授(Prof. Robert.A Mundell)发表学术讲演
17:15—17:35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教授发表学术讲演
17:35—17:55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教授发表学术讲演
17:55—18:15 互动环节:提问与回答
18:15 招待晚宴
获 奖 者:钱震杰
毕业学校:清华大学
指导教师:白重恩教授
获奖论文:中国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份额研究
学术论文
  • 《中国工业企业投资的融资约束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s1期;
  • 《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
  • 《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综述及其拓展》,《改革》,2008年第10期;
  •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 《我国资本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4期;
  • 《谁挤占了居民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学术贡献:基于扩展了的新古典要素分配理论分析框架,围绕改革以来资本收入份额上升的实际情形,深入分析了中国国民收入要素分配结构的变化及其成因,拓展了国民收入功能性分配研究的新领域

获 奖 者:张阳
毕业学校:上海财经大学
指导教师:胡怡建教授
获奖论文:中国税负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与动态研究
学术论文
  • 《税负归宿理论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08年5期;
  • 《中国企业所得税税负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4期;
  • 《中国税收负担分布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8年6期;
  • 《中国税制改革的税负代际间归宿——世代交叠生命周期税负归宿模型的理论与模拟》,《财经研究》,2007年11期;
  • 《中国流转税税负归宿分析》,《财经论丛》,2008年5期;
  • 《中国企业所得税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动态分析》,《财政研究》,2006年2期;
  • 《中国企业所得税税收归宿问题研究》,《税务研究》,2005年12期;
  • 《税负归宿理论和应用研究中的创新点与不足》,《管理现代化》,2007年3期;
  • 《税负归宿研究体系的构建》,《管理现代化》,2007年6期
出版著作:《中国税负归宿问题的一般均衡分析与动态研究》,2007年8月,中国税务出版社
获奖项目:专著《中国税负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与动态研究》获得“财政部科研所2007年中青年科研成果一等奖”;
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2008年度研究基金全球项目“The incidence of Real Property Tax in China”即《中国房地产税税负归宿研究》,资助金额8,000美金,编号ZY20080815
学术贡献:基于税收归宿模型,全面分析了中国税收的收入分配效应,其包括所有税种和所有地区的整体性研究框架具有显著的理论开拓意义

获奖者:姚斌
毕业学校:上海复旦大学
指导教师:姜波克教授
获奖论文:基于福利分析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
学术论文?
  •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基于福利的数量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 《国家规模、对外开放度与汇率制度的选择——基于福利的数量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获奖项目:获得2006年度复旦大学学术成果二等奖学金(吴英蕃校友奖)
学术贡献:基于演进方法论,运用新开放宏观经济学范式,建立了汇率制度选择的“小国模型”和“大国模型”,并据此探讨了汇率制度、国家规模以及经济开放水平对居民的福利影响,相关命题和结论拓展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的理论视野

获 奖 者:高晓红
毕业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指导教师:张杰教授
[url=]获奖论文[/url][url=]:[/url]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演进与内生成长的逻辑
学术论文?
  • 《注资博弈与中国农信社改革》,《金融研究》2006年第3期;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从“股东至上”到“共同治理”》,《制度经济研究》2005年第7辑;
  • 《利益相关者均衡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福建论坛(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出版著作
  • 《全球经济调整的进程与影响:一个经济历史的比较视角》(与导师合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调整的绩效:金融需求视角》(与导师等合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与导师等合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获奖项目?
  •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演进与内生成长的逻辑》获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从“股东至上”到“共同治理”》获中国金融青年论坛一等奖;
  • 《北京市行业价值创造能力与金融对策研究报告》(合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学术贡献:基于制度分析框架,系统阐释了金融机构内生演进的条件与逻辑,为破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诸多谜团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命题与结论具有丰富的政策涵义

获 奖 者:黄隽
毕业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指导教师:胡乃武教授
获奖论文:商业银行:竞争、集中和效率的关系研究—─对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市场考察
学术论文
  • 《商业银行竞争、效率及其关系研究——以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1月第1期;
  • 《银行竞争与银行数量的关系的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7月第7期;
  • 《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度:基于韩国、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的比较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4月第4期;
  • 《银行业市场竞争与效率:台湾案例》,《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3月第2期;
  • 《韩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实证分析》,《东北亚论坛》,2007年5月第3期
出版著作
《商业银行:竞争、效率及其关系研究——对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市场考察》,2008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获奖项目
  •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 2008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学术贡献:基于银行业最佳竞争理论框架,透过东亚几个文化背景相似经济体的银行市场结构状况,得出竞争与效率间关系因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异的推论,是产业组织理论以及非结构方法在银行业市场结构绩效研究领域的一次成功应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14 17:29: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