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 7 月 14 日长篇,29页。
投资公司和商品基金管理人是美国主要的资产管理业务牌照。美国保险资产管理与其他投资管理行业一样,具有资产管理账户独立、管理人收取管理费和绩效费的主要特征,共同受到《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集中规范。从事投资、再投资、持有和交易证券的投资公司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实施统一监管;投资于大宗商品期货、期权以及外汇合约或掉期产品的机构、即商品基金管理人,由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进行管辖。
执照基金管理公司和注册基金管理公司是新加坡主要的资产管理业务牌照。新加坡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和统一牌照管理,金融监管局全面负责金融行业准入和金融机构注册;执照基金管理公司(LFMC)和注册基金管理公司(RFMC)是以资金管理为主要经营活动的资产管理业务牌照。LFMC包括零售LFMC和合格投资者LFMC,前者能够向任何类型的投资者提供基金管理服务,后者只能对合格投资者提供基金管理服务、但对合格投资者的数量没有限制;RFMC则只能向不超过30名合格投资者提供基金管理服务,且管理资产总额不能超过2.5亿新币。
香港证监会对“提供资产管理”的持牌法团和注册机构进行牌照管理。其中注册机构是混业经营、分业监管下的牌照管理安排;主要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其不受证监会直接监管,但混业背景下可从事证券相关业务、且其证券经营牌照也要由证监会来负责发放;“金融管理专员”是香港金融管理局中与证监会沟通意见的专员,《证券及期货条例》规定:“证监会不得在没有事先咨询金融管理专员的情况下行使其权力”。
功能监管趋势下,保险资管牌照与其他资管子牌照无差异。从全球成熟市场和发展迅速的新兴市场看,功能监管是大多数市场现行采用的监管模式,投资管理活动均由某一监管机构监管,而无论其是银行系或保险系。
分业向混业过渡中,采取“备案”、“豁免”等特殊制度安排。在金融市场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期,金融市场各环节趋于融合,金融中介机构的角色和身份复杂化,各监管机构对于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活动的监管面临重大调整。香港的“金融管理专员”、美国的豁免制度均是特殊制度安排范例。
“宽进严管”,机构组织形式多样、资源配臵效应凸显。总体上成熟市场在资产管理机构准入方面相对宽松,但在准入后均设立一整套完整的监管体系、并实行严格要求,强调通过注册前端导入信息和后继信息集成,重视事中事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