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5415 3
2017-07-16
首先说明一下,本问题针对的是公式里的通胀变量项,而不涉及产出缺口计算中使用的CPI。
关于通胀数据,中文文献里讲得比较含糊。有人用环比数据(如陈晓莉2008),还有人(张屹山,2007;王如丰,2009)说用“CPI变化率”。现在的问题有三个:
1、通胀率应该是用CPI原始数据还是用加工过的“CPI变化率”?二者计算结果区别大吗?
2、若是用CPI原始数据,应该是用同比还是环比数据?
3、若是用“CPI变化率”的话,又应该怎么计算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7-16 19:32:39
补充一下:还有人用同比数据(高丽,20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7 10:14:26
还有一个问题,泰勒当时是用前四个季度平均得出的通胀率,但是这样的话从图形上看,就比CPI原始数据波形向右平移了,也就是存在时滞,这样对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7 10:33:31
另,还有定基的问题。我发现,环比CPI数据是水平波动的,但是定基之后的波动性呈向右上方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说定基之后的环比CPI是一个缓慢增长的序列。为什么会这样,把这个定基序列用来做实证不合适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