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02 0
2009-10-16
在整个金融体系都是由国家拯救的情况下,没有哪家银行可以声称这场危机“也有好的一面”。不过,摩根大通不像多数同行那样不计后果,而是保持着清醒——以很小的代价收购了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和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尽管摩根大通是凭借一次性交易所得实现了数十亿美元的盈利,但今后它仍将延续出色表现。该公司当季净利润较获利丰厚的二季度增长三分之一,推动股价上涨3%。但描绘悲观的前景也并非难事。摩根大通的根本问题在于,它过分重视的一个业务领域,会受困于已经开始的去杠杆化进程,而后者可能会成为未来10年投资领域的一个主题。在多年的过度借贷之后,西方家庭和企业都开始去杠杆化,这已经在数据中有所体现。与上季度相比,除了投资银行业务、交易收入大增带动的公司业务、市场反弹提振的资产管理业务之外,其它所有部门的拨备前利润均出现下滑。摩根大通自己也承认,与消费者或公司贷款有关的所有业务前景都十分严峻。公司再度增加了20亿美元的消费信贷坏账拨备。
已发放零售贷款总额下降3%;按揭贷款总额和未清偿信用卡贷款也有所下滑——消费者在减少信用卡消费。企业贷款业务也在收缩——当摩根大通首席财务官在电话会议上被问及原因时,他回答道:“需求。”摩根大通不应指望零售及公司客户的需求会很快回升。公平地说,该银行听起来也没有这样的预期。
因此,摩根大通是在用一条腿走路。幸运的是,这条腿强壮有力。然而,它将无法在西方市场实现更好的平衡——发达市场消费者银行业务的辉煌时代已经结束。事实上,摩根大通必须在新兴市场拓展零售业务。如何做到这一点,是眼下的首要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