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个浅显的例子, 比如现在 现在有人用协整建模 检验因果关系,但是 2001年 M. Hashem Pearsan et al. 提出了 Bounds testing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level relationships, 你们可以看看, 在2005 年的 economic letters , article in process 中间 ,有人就用这种方法 发出来了,可以说这个人什么都没做, 只是套了一下这个方法,Causality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immigration: An ARDL bounds testing approach
 hi
 翻开北大的《经济科学》 里面的文章, 协整都被用烂了,似乎 只要跟协整 占上一点边 都能发, 然而,这些人可以说对协整 一点都不懂, 比如说 lags 长度的选择, 常数项 趋势项 为什么 不能用在cointegrating vector里面, 我觉得 回避一些关键的问题, 最后成了, 谁是名牌学校的 谁能发, 谁是有名气的 谁能发, 谁认识人 谁能发, 这样下去, 永远 停留在别人国家的七八十年代水平
  是的,我们水平并不高,难道 最起码 我们模仿也不会么, 看看economics letters 水平有多高呢, 不外乎 就是用最新的手法 解决哪怕是很陈旧的问题



[em01] [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6 11:27:3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