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800 3
2009-10-17
在学习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就买了本上海交大的学习指南。发现有好多题不大会。比如偏好这章有几题,望牛人能解释解释。

1.小王消费苹果和香蕉。他对苹果的消费认为越多越好,但他可能会对香蕉厌烦。如果每个星期消费少于29只香蕉,小王则认为一只香蕉与一个苹果是完全替代的。但如果香蕉多于29只,那么要让小王多消费一只香蕉则必须多给他一个苹果。小王的无差异曲线通过(30,29),其中横轴为苹果的消费量,纵轴为香蕉的消费量,这条无差异曲线同时也通过(A,21)则A等于

A 25  B  28  C 34  D 3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19 12:31:18
给你顶一下!自己也不会做!!下沉太快了。希望哪个高手讲解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9 12:55:01
1# 西南老陈
貌似答案错了,应该是38才对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9 14:25:56
西南老陈 发表于 2009-10-17 22:47
1.小王消费苹果和香蕉。他对苹果的消费认为越多越好,但他可能会对香蕉厌烦。如果每个星期消费少于29只香蕉,小王则认为一只香蕉与一个苹果是完全替代的。但如果香蕉多于29只,那么要让小王多消费一只香蕉则必须多给他一个苹果。小王的无差异曲线通过(30,29),其中横轴为苹果的消费量,纵轴为香蕉的消费量,这条无差异曲线同时也通过(A,21)则A等于

A 25  B  28  C 34  D 36
这是一个 分段的 无差异曲线,  分段处在(30,29)

显然点(A,21)适用于“如果每个星期消费少于29只香蕉,小王则认为一只香蕉与一个苹果是完全替代的。”那么A+21=30+29,A=38。

没有答案?问题可能是这样解释的。即(30,29)这个点是由(29,28)这个点根据“如果香蕉多于29只,那么要让小王多消费一只香蕉则必须多给他一个苹果。”这句话推出来的,那么这句话可能存在翻译问题,(纯猜测,我没有原文)即,这句话,本意是香蕉多于等于29时。
那么这个时候 应该有 A+21=29+28  ,A=36 选择D。
不知道这个答案你满意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