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784 3
2009-10-18
2009年10月17日 18: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杭州10月17日电(记者 汪恩民)今天,在杭州举行的“2009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暨第五届创业与家族企业成长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表示,中国未来还需技术集成创新人才、产品创意设计人才、工程经营管理人才这三类工程人才。


  潘云鹤表示,中国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分为专业技术型和研究导向型两类。“专业技术型是仿前苏联的,特点是理论加上技术实践,偏向解决工程问题。研究导向型是仿美国的,特点是理论加发展新技术,偏向发表科研成果。中国当前对上述两类人才都十分需要。”
  “但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还迫切需要另外三类工程人才。”潘云鹤称,那就是技术集成创新人才、产品创意设计人才、工程经营管理人才这三类工程人才。“在理论和技术实践齐备的前提下,技术集成创新人才侧重于多专业知识的交叉应用。产品创意设计人才侧重于创新设计。工程经营管理人才侧重于创业与市场能力。”
  “工程问题的创新性解决往往交织着科技、经济、环境、实用、文化等多种复杂因素。其创新空间是巨大的,创新约束也是多方面的。所以创新型工程师要善于联结多学科知识,千方百计、综合集成地解决问题。” 潘云鹤表示,创新型工程师的知识特征,应当是宽、专、交相结合。
  潘云鹤建议,应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改革包括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和案例教学,强化教师的工程背景,加强创新意识、设计能力和创业方法的培养环节。同时,进行宽、专、交结合的知识教育,培养多样化人才。”
  潘云鹤建议,应该进行工程师创新能力再培训。“中国现有工程科技人员约1200万人,应选择其中10万优秀者进行3到6个月的工程创新再培训。包括集成创新、设计创新、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充实前沿科技、创新案例、交叉学科和人文知识等,使之增强创新精神。”(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18 11:35:11
中国的高等教育好像很难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1 14:31:59
中国人的创新思维早就被中国的教育扼杀在摇篮里了
所以只要现行的中国教育体制运行一天,中国人离创新总是在遥不可及的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12:59:00
为你们赚钱的就是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