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来论坛了,说实话这个论坛在考研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趁现在还有记忆我将我的考研经历发到论坛上吧,我是个败北者,复式很不幸被中大淘汰了,希望大家能从我的失败中吸取一点点教训。
08年我毕业于黑龙江一所三流大学,那时我已经经历过考研的失败,以及情感失意的双重痛苦,胡乱进了一家民营企业工作。由于专业不对口,工作也是屡屡失意,其实大学里我早就有考研的打算了 ,但由于英语太差,四级考试考了三次才勉强通过,为了四级我确实浪费了好多时间,现在想来真的不应该,那时我们寝有一个很牛B的同学(当然对于我来说),四六级都是一次性过得,考研考了82分进入了合肥工业大学,而我,作为失败者不得不等待来年的机遇。我08年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系,考完英语我就知道这次是很难考上的了可气的是我告诉她这个消息后第二天她就提出跟我分手,之后发生了很多事情我都不想再提,我和她直拖到最近才终于分道扬镳。期间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好了不说这些免得影响心情。
08年考研没什么好说的,为了感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09年考研正式备考从08年10月份开始,毕业工作了几个月会实在没兴趣就辞职不干了,回家准备考研,在这里我强调一句,要考研就要争取第一年就考上,最好有个研友一起备考,等到来年再来一次的话就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和心情了。英语一直是我的弱项,所以复习英语花了我近一半的时间,专业课中大考的是中级经济学,我以前没学过所以也很重视,由于数学第一年考了121分第二年就没怎么努力看,结果第二年才考了98分,政治第一年考了73分,第二年考了68分,惨痛的教训告诉你要想考中大你必须重视所有的科目,我09年的考试成绩是数学:98 英语:56 政治:68 专业:122,由于是报考中大港澳中心,该中心几乎每年复试人数不足,我勉强进入了复试。
我的英语复习:我第一年英语考了42分,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所以第二年我加大了英语复习的力度,阅读做了一本新航道的160篇,以及毕金献的阅读(具体书名已经忘了),后来发现做这些简直就是浪费时间,确实只要做真题就够了,当然为了巩固单词可以稍微做一做,不过不要把它当成主要的来做,真题真的像其他人说的那样很重要。我后来备考前两个多月就只做真题了,我把真题上不认识的单词写在阅读的旁边,有时间就看看,然后就是读真题,你不需要背下来,我以前听人说有人把真题都背下来了真的好恐怖,我只是读真题,不管是文章还是选项我都读,从95年一直读到08年的,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读英语真题,直到把每篇读得烂熟,才渐渐觉得对英语有了语感,上午我就分析真题的选项,至于怎么分析,网上到处都能查得到的我就不所说了,今年一月份考完英语后我就感觉这次应该不会死在这上面了,本以为能上六七十的,可能是主观题做得不好吧,最后一查成绩才56分,大出意料,这在中大是个很危险的分数。
我的专业课复习:我之前看的是高鸿业的经济学,没接触过中级的,中大考的是范里安的微观和多恩布什的宏观,外加一本图解微观经济,这些我之前都没看过,于是在工作之余我就开始学习这基本教材了,微观还容易理解,宏观就不行了,有些东西看了半天也搞不懂说些什么,有于是理科出身,对公式之类的都喜欢寻根究底。那上面好多公式都没有具体的推导步骤的,有的也说得很简略看不懂,书又厚学得很吃力,后来在网上买了一本金圣才主编的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非常好的一本书,在看了一遍教材后我就一直看这本书了,再也没系统看过教材,后来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将微观和宏观进行全面总结,做了自己的总结笔记,分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在备考的最后一个月我每两天基本上都能将这些知识点过一遍,感觉非常好,最后五天我将笔记上不太熟悉的知识点再进行强记,到最后突然发现其实只要看一遍教材对教材有个基本了解然后只要看知识点就够了。专业课考完后我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上110分应该差不多,但一出考场我就发现有一道计算做错了,用错了模型,题目要求用古诺模型而我却用了斯塔科尔伯格模型,一个5分的计算题。其余的题除了比较时事的外都在自己总结的笔记上面,做笔记真的很重要,希望大家能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把专业课的笔记做好,最好是分成一个一个得知识点,在最后会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当然由于辞职考研信息闭塞,时事题我估计没得几分,连“民工荒”是什么都不了解,所以建议备考中大的同学平时有时间可以稍微看一下经济类的期刊。
政治和数学的复习就不多说了,数学考完感觉不好,最后一道简单的概率计算题都没做出来。
至于报辅导班,我不赞成也不反对,不过我从来没有报过辅导班,这也许是我这次整治考得不够好的缘故吧,金钱充足就报,不充足在网上下载就行了,每年辅导班开课没多久就会有人将录音发送到网上的。
复试:我是三跨考生,本科也毕业于一所不知名的大学,而且也不是应届生。我知道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特别是考中大这样的名校,3月份成绩下来后我以为没有复试的机会了,于是没怎么看中大的复式,而且当时一个人在家很无聊整天看电视,分数线下来后才确信进入复试了,于是匆忙准备复试。所以考完后不管成绩好坏都不能松懈下来。这也许也是我复试遭淘汰的原因之一吧,复试参考书有三本,一本是人大出版的一本区域经济,一本是山西出版社的发展经济,还有一本是中大老师写的区域经济,不过买不到,我只看了前两本,那本发展经济很难,是研究生的教材,不过复试的笔试基本没怎么考发展经济学,把人大的那本区域经济看几遍就没多大问题,还有就是要结合地区特点,中大所在的广州是属于珠三角经济区,要对这个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有所了解。复试的关键在面试,其实面试后我就感觉很可能被刷了,英语面试我问了我好多问题,而其他同学没这种现象,有一个中大本校的就是要他翻译了一段国富论的文章(据说是国富论的序言部分,有好多同学都知道要翻译国富论,和去年的面试材料一样,可惜我得不到这种信息。)就出来了。而我翻译后老师还问了我好几个问题,我英语本来就不好的,很可能我这次是挂在英语面试上。专业课面试也 不好,都是结合时事的经济问题。后来结果出来了,我问了那老师为什么没有录取我,她说我的面试成绩不够好。和我猜想的一样,于是我开始着手调剂由于中大复试很晚,许多学校已经调剂满了,可恨的是福州大学几天都不更新信息,我填了那个学校的调剂信息一直都没信息,又过了两天才调剂别的学校。期间联系了几所比较好的学校,学校也同意我去参加复试,但没有公费所以就没有调剂过去,最后选了福州一所不怎么知名的大学,公费。我不想再考了,因为时间成本太大,不过这边的老师还好,课题比较多,我开学才一个多星期老师就分配课题的任务了,这篇文章就是在学校海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打出来的。
好了,打了这么多字,学工科的文笔不行希望大家不要见怪。毕竟这都是我一年多来复习的切身经历啊。呵呵。。。。。觉得还不算差就顶一个吧。谢谢。另外我在备考中总结的专业课笔记(我自己感觉很全面,今年的初试题除时事一点的外都在上面有所反映,笔记包括微,宏观各100多个知识点和图解微观48个知识点,我相信会给你节省很多宝贵时间)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给我发信息,我将把资料复印出来并寄过去,不过成本费自理。当然你也可以做你自己的笔记,这样也许更适合你自己。我的联系方式:15080499513
jzj.hunan@163.com
转载自共享天下考研论坛 原始地址:
http://www.kaoyansky.cn/viewthread.php?tid=636842&from^^uid=14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