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蓝海战略》一书作者金炜灿和勒妮•莫博涅的新作,他们在文中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理念:不要让环境和结构性条件左右你的战略,而是让你的战略来塑造环境和结构性条件。
公司高管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几乎总是先从分析自身所处的行业或环境条件入手;然后,他们会评估竞争对手有哪些优势和弱点;再然后,根据行业和竞争分析,确立一个与众不同的战略定位,建立超越对手的竞争优势。为了获得这种竞争优势,公司通常在差异化高价和低成本这两个战略之间选择其一。这种做法背后的逻辑是:公司选择何种战略要由环境来决定。换句话说,就是结构塑造战略,这也叫做“结构主义”视角。
然而,纵观商业史,我们发现公司战略塑造产业结构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从福特的T型车到任天堂的Wii游戏机都是如此。在过去的15年里,作者一直在探索“蓝海战略”理论,他们发现了一个事实,即
公司的业绩未必取决于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个别经营者的思想和行动,能够塑造经济和产业的总体面貌。换言之,战略可以塑造结构。作者将此称为“重构主义”视角。
哈佛商业评论全文译文文章 与大家分享(解压后IE浏览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