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0月:金融危机加剧
美国经济自2007年12月开始衰退,失业率于2008年7月份上升至5.75%,住房开支不断缩小,房屋价格下降,抵押贷款违约率攀升,市场对金融机构信贷损失的预期不断增强。
尽管当时市场存在各种担忧,却很少有市场参与者认为金融机构的状况会急剧恶化。例如,尽管利差和信用违约互换(CDS)报价等反映违约风险的指标已超出历史水平,但大部分指标已经从之前的峰值水平开始回落。2008年9月初,当联邦基金利率调至2%的时候,几乎没有投资者预见到联邦基金利率会在6个月后再度下调至1.75%。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美国没有必要进一步推行其他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就在2008年9月杰克逊镇(Jackson Hole)年会后不久,金融系统的风险大幅提升。尽管美联储采取了救助"两房"的行动,但"两房"的情况仍进一步恶化。很快,其他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也面临着来自债权人、合伙人以及消费者方面的压力。美联储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在一场大的金融危机中,如果一个或多个具有系统影响力的重要金融机构无序倒闭,将对金融体系和整体经济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因此,美联储和其他部门一起合作,在其职权范围内不遗余力地来规避这种风险。
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的情况更为糟糕。政府试图为雷曼兄弟公司寻找买家或设计一个行业解决方案,但这些努力均告失败。当时雷曼兄弟公司的抵押品数量远低于其希望从美联储获得贷款所需的相关要求。鉴于美联储不能提供无抵押的贷款,而且由于整体上政府缺乏适当的处置权和注资权,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难以避免。美联储和财政部不得不转而集中力量来减少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所产生的附带影响,如采取了相应措施来稳定回购市场。
与此相比,在AIG的案例中,美联储认为其资产能够抵押850亿美元的贷款,因此AIG避免了破产的厄运。而且,由于AIG是很多国际大型金融公司的合作伙伴、商业票据市场和公共债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上千万消费者保险产品的提供商,它的突然破产将会进一步激化金融危机。而在那个时候,政府还没有充足的财政资源来处理具有系统影响力的重大事件。
继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之后,美林被美洲银行收购,摩根斯坦利和高盛经美联储批准成为银行控股公司。不仅如此,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法国、卢森堡、冰岛、瑞士和瑞典等许多国家也面临同样严峻的问题。
迅速恶化的金融危机很快从金融机构向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蔓延。银行间同业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等短期融资市场的状况急剧恶化,股价大幅下跌,风险利差持续扩大。危机已经开始波及一度受影响较小的国家,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由于资金从流入突然逆转为流出而遭受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