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1721 3
2009-10-19
今年九月,在《金融与发展》杂志(Finance and Development)上发表的文章,题目是《国际货币中的旧去新来》(What’s “in” and what’s “out” in global money?)。在这篇文章里,弗兰克尔总结了五个“过时的”东西,指出了五个取而代之的“新时尚”。下面与大家共享下,希望大家多多讨论.

  第一个时尚很好理解: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重要,而G7不包括发展中国家,所以其重要性会被包括发展中国家的G20取代。

  第二个时尚与国际经济学中的“不可能三角形”(impossible trinity)有关。任何国家不可能同时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和完全开放的资本市场;三者不可兼得。一个国家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二者,完全放弃第三者,这种情况叫corner solutions。一个国家也可以在三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取舍,例如,资本市场既不完全开放,也不完全对外关闭;汇率既不完全固定,也不完全浮动,而是在两者之间(intermediate exchange rate regimes,包括有管理的浮动汇率,managed float),同时有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

  上世纪90年代末,经济学界普遍主张,完全浮动汇率或完全固定汇率(corner solutions)总的来说比在三者中模棱两可要好。自从2001年以后,“反潮流”逐渐成为主流,越来越少的经济学家倾向corner solutions,而是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国际货币基金(IMF)的成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汇率政策一直就是是在两者之间摇摆,既不完全固定,也不完全浮动。

  第三个时尚是“操纵汇率”(unfair currency manipulation)的指控被逐渐淘汰。 “操纵汇率”自1988年以来成为美国法律中的一个说法,从更早的时候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章程中的一条。在2004到2008年间,中国成为第一个主要经济大国面对这种指控。那些主张中国放弃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的美国国会议员现在应该对自己当年的指控后悔了。如果当年中国人民银行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美国的日子就没有现在好过。美国人要逐渐认识到,中国既然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就会对美国的行为有所限制。

  取代“操纵汇率”,同时又可以影响汇率的概念是“外汇储备”(reserves)。仅仅在两年以前,西方经济学家就给国际收支盈余的国家(surplus countries)上课,说“你们的外汇储备太多了,没有必要。” 现在我们看到:正是那些被上课的国家,大量囤积外汇储备的国家,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较好地渡过了最近这次经济危机。

         第四个时尚是“信用周期”的货币政策 (the credit cycle view of monetary policy)取代狭义的“紧盯通胀”的货币政策(inflation targeting)。狭义定义的“紧盯通胀”的货币政策指的是中央银行每年给消费通胀指数(CPI)的增长幅度设定一个可以接受的区间(target range),然后围绕这一目标制定所有相关政策。在执行这些政策时,不参考资产价格(asset prices),汇率情况或大宗商品价格(commodity prices),除非这些数据影响了消费价格指数。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正是因为在2007年没有顾及房市和股市的行情,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消费价格的增长,没有及时抑制泡沫,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次金融危机。弗兰克尔说,事后看来,这是非常错误的。所以狭义定义的“紧盯通胀”的货币政策已经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是“信用周期”的货币政策(the credit cycle view of monetary policy)。这是指货币政策应根据金融体系中的信贷情况酌情而定。   
          对于小的经济体或小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它们的影响太大,弗兰克尔认为,货币政策应该在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恶化的情况下允许货币贬值,而不是为了要瞄准CPI而让货币升值。例如,石油进口对一个国家非常重要,当石油价格猛涨的时候,出口相对进口变得便宜,这个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从国外输入了通胀。这时,如果这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紧盯CPI变化所代表的通胀,就应该采取紧缩的货币的政策,这意味着让这个国家的货币升值。在供给情况突变时(supply-side shock),机械的紧盯CPI对这个国家不利。对于这类经济体,即使要紧盯通胀,弗兰克尔建议,也应该用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s’ price index)或出口价格指数,而不是消费价格指数做为货币政策的标尺(anchor)。   
         第五个时尚是美元会成为多种国际货币的一种(multi-international reserve system),而不再是单一的国际货币(unipolar dollar standard)。欧元和日元会更加重要,与美元并驾齐驱,国际货币基金的特出提款权(SDR)也会从不被重视的奄奄一息的地位突然升高到引人注目的地位。世界二战之后,因为美元是国际硬货币,美国以美元计价举债(dollar denominated debt),不受任何限制,这是“美元特权”(the dollar priviledge)。这种特权将逐渐消逝。   
        弗兰克尔总结的国际金融中的“五进五出”令人不禁想到经济学和服装业的相似之处:也有“过时”和“时髦”一说。只不过在经济学中,“时尚”的周期更长,形式更复杂,不一目了然,理性的成分多,感性的成分少。人们在穿衣服时可以赶时髦,在思考经济学问题时也可以赶时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2-25 13:26:08
多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5 11:23:16
恩,鬼佬又在忽悠穷兄弟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2 22:32:09
刚好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