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较长,大致可分为极片制作(前段)、电芯组装(中段)、电芯激活检测(后段)和电池封装(后段)四个工序段。其中前段工序主要包括搅拌、涂布、辊压、分切、制片等,中段工序主要是叠片或卷绕、注液、封口等,后段工序包括化成、分容、检测,以及模组和PACK 组装。
图1: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

各类锂电设备中,涂布机、卷绕机、分条机、模切机等前中段工序的设备标准化程度高,生产及加工要求较高,占设备成本比重较大。后段设备定制化程度较高,占比相对小。
图2:各类锂电设备成本占比

我国锂电设备行业起步于上世纪末,初期的关键设备均依赖于进口。近年来得益于产业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我国锂电设备行业迈入全面自主创新阶段,国内锂电厂商设备国产化率逐年提高。2008 年国产锂电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20%,到2014 年上升至40%-50%,目前整体已达50-60%。当前国内中后端锂电设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前端核心设备逐步向高端化发展,且国产锂电设备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30%-50%,成本优势明显。随着国内高端设备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未来我国锂电设备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高。
图3:国内锂电设备国产化率逐年提高

与松下、LG 等国际先进锂电企业相比,国内锂电厂商在生产效率、产品一致性和设备自动化率等方面仍处于劣势。在锂电行业竞争全面加剧、海外厂商纷纷扩产的背景下,国内锂电厂商设备自动化升级已成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锂电池厂商的平均设备投入和设备自动化率将持续提高,部分具有高端自动化装备生产能力的国产锂电设备厂商将率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