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366 2
2009-10-22
     在日前举行的2009年宁波大学校长与企业家论坛上,与会的大学校长照着讲稿,宣读着自己学校所取得的一连串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的数量,代表们听得昏昏欲睡。当浙江沁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建荣走上发言席时,他的几句话让大家一下子振奋了起来。他说:“目前,高校科研项目与企业需求相距甚远。这座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非打破不可。”而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中国青年报10月19日)
     根据笔者的投稿经验,现今的各大学学报,基本已经成为本校教师的“科研堡垒”。如果一个大学的科研成果基本是满足自己赏析自己的水平?那花费如此多投入的各大学报是不是也是一种自娱自乐?学术整顿应该从攻克这一桥头堡开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22 04:18:24
科研脱离实际,真是不争的普遍事实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2 17:34:52
要是有好的科研环境,诺贝尔早产生生在中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