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67 3
2009-10-22
2009年10月22日 14:2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就中国区域发展未来趋势采访了相关部门专家和官员,这些政策制定和研究人士就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作出的研究判断显示,未来中国区域发展将有八大走向:
  发展差距难以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同。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具备了更好地扭转地区差距扩大趋势的物质技术条件。虽然地区发展差距难以缩小,在2020年之前,中国地区差距很有可能维持现有水平,但随着国家调控能力的增强和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地区之间在公共服务水平上的差距将趋于缩小。
  贫困地区的人民将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中央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消除绝对贫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已被明确地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随着国家财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预期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将继续减少,贫困地区的人民将享受到愈来愈多的发展成果。
  产业区际分工更加合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建设,中国原有各地“自成一体”的产业分工格局逐步被打破,地区间产业分工日趋合理:先进制造业尤其是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在沿海地区得到更大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以及优势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在中部地区得到更大发展;消耗少、污染轻、环境友好的特色产业将在西部地区得到更大发展;装备制造业将在东北地区得到更大发展。
  中西部地区将出现更多增长极。未来发展中,中国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将会出现具有全国或区域意义的增长极。这是因为,虽然整体上中西部发展条件不如东部地区,但中西部也有不少发展基础好、条件优良的地区,加上国家高度重视经济圈、城市群的发展,这些地区有成为重要增长极的客观基础。比如,武汉-长株潭地区、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关中地区等。
  各地将出现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这主要因为,产业集群受到了各地、各层级决策部门的重视。从各地发展规划来看,大部分地区都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同时,各级各类开发区的存在,为产业集群式发展提供了空间依托。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落实和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在既有的产业集群之外,将成长一批高新技术的产业集群。
  一体化程度极高的经济板块越来越多。这些板块不仅将实现产品市场的一体化,而且将实现要素市场的一体化;不仅将实现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衔接和融合,而且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协调与统一。这是因为,区域合作将受到中央政府的政策鼓励;地方政府作为竞合者的角色日益强化,其介入区域合作的愿望日益强烈;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发展将推动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全方位开放将使企业直接面对国际竞争,使其更注重跨区域的资源和要素整合。
  区域之间良性互动格局逐渐形成。随着中央地方财权事权的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以低廉的价格招商引资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的完善,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平等就业制度的建立,地方政府设置不合理的劳动力市场进入壁垒的做法将趋于减少,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增强良性竞争和合作的愿望将加大,良性的区域互动格局有望形成。
  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跨境合作更加深入。未来各省区尤其是沿边各省区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跨境合作之中——广东将逐步实现与香港、澳门的一体化,广西将深度参与环北部湾经济技术合作,云南将深度参与南亚地区合作,西北地区将深度参与中亚经济合作,东北地区将深度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而且合作内容将不断丰富,合作关系不断加深——不仅包括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也包括基础设施的衔接、产业发展的协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23 00:19:22
希望未来的发展能够真的如计划的这样,很多时候口号是好的,但是执行度确实不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3 17:02:11
看起来比较兴奋,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5 15:49:35
祈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