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应该谁给谁“做工作”
郑州师专的领导竟给举报学术腐败的老师“做工作”——太荒唐
2009年8月15日,一位署名“有正义良知的老教授”,在我国一些论坛以“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樊豫陇剽窃学术论文、抄袭学术著作”为题,发帖进行了举报。一石激千浪,随后又有一些师生提出了郑州师专其他更多行政人员并不亚于樊豫陇同志的学术作假行为(详可搜索“樊豫陇剽窃”,有的须点击右下的“百度快照”才能读到)。可校领导不仅不按教育部3月19日下发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通知的要求,对这些学术作假的行政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反而还极不负责地说“没有什么大问题”等等。结果又引发了更多帖文的批评和质疑(真象有老师讲的:领导的丑画被自己越描越粗)。
后来校领导又放风说: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写帖的老师是谁,我们给他做了工作,他已认识到这样做不对,等等。领导这种风一放出,许多老师的第一感觉是不可能、是领导造谣。因为那位“有正义良知的老教授”在帖文中写道,“抄袭剽窃者对此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樊以这些剽窃的“研究成果”还评上了“教授”职称,很滑稽。剽窃行为相当于盗窃,不仅涉及学术道德更涉及到刑事犯罪”等等,从帖文不仅可以看出老教授举报剽窃抄袭的事实确凿,而且态度很坚决,怎可能经不住领导的“做工作”而一改初衷呢!但转而一想,也可理解,因为在这种情势下,领导的所谓“做工作”或“做思想工作”实际是一种攻心战,既然是“战”,那掌握行政和财政大权的领导肯定或软、或硬,或软硬兼施,或戴高帽、或穿小鞋等不一而足的招数都会施展(其中不排除调动“老教授”的好朋友和周围的同事对“老教授”频繁地“做工作”)。想一想,一个“老教授”怎能招架得住这样的折腾。在这种政治生态环境压力下,“老教授”被迫改变初衷或只好“保持沉默”(领导则会渲染成是默认或认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这里引申出的“做工作”问题,还是很值得讨论的。
1、“老教授”的举报完全是一个事实认定问题,而不是由思想所决定的理论认识问题。理论认识问题,可以通过“做工作”,改变认识;但现在“老教授”的举报属于一个既成事实的认定,与事后再“做工作”怎么能扯到一起呢!这是不是有点象本山滑稽小品中的胡扯蛋!对这桩事,要说领导是应该“做工作”的,但工作的对象决不应该是举报者,而应该是被举报者(不仅仅是樊豫陇同志一个,可见领导“做思想工作”的任务还是很繁重的),应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学术作假对国家、人民和学校的危害,尽快检查自己的错误等等。而领导却把举报者作为“思想工作”的对象,这是否多喝了二两,有些晕头转向,把“做工作”的对象搞错了。
2、当然,若从党和人民对领导的要求来说,领导对“老教授”做思想工作也是很必要的,即要“老教授”不要有任何思想顾虑,要鼓励他把所知的学术腐败全举报出来,为我师专的健康发展继续作出新贡献等等。但现在经过领导“做工作”,我们的“老教授”按领导放风的话说是“他已认识到这样做不对”了。这让人好生奇怪,“老教授”举报学术腐败何错之有,我们的领导到底是怎么向“老教授”“做工作”而使他“认识到这样做不对”的。
3、“老教授”曾一针见血指出“剽窃行为相当于盗窃”,当然最终等于从国家那儿窃得相应的钱财;另外,在郑州师专,不管你申请的课题或发表的论文有没有意义,是不是学术垃圾,都是有高额奖金的(有一被戏称为“论文专业户”的老师根据学校的制度,在四、五年前每年发表几十篇零散文章的奖金就可达5位数,惊得他怕影响不好,把好多已制作好的文章都储存在电脑中,不敢太频繁地发表了。这位老师没错,都是领导诱导的结果)。试想如果学校是领导花自家钱办的私立学校,那领导一定会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把钱花在鼓励学术造假和泡沫上是花钱买自杀的败家子行为,是使学校在竞争中从浮夸走向垮台的愚蠢行为。那领导也一定会鼓励和表彰“老教授”等对学校学术腐败的揭发。
4、但现在花的钱全是国家的,“儿子花老子的钱不心疼”,况且领导还希望通过形象政绩数字(新增教授数、发表论文数等等)使自己仕途受益,这样一来,领导心态就全不一样了:管它国家不国家的钱,不花白不花,一切先到手再说。而“老教授”写帖文的揭发不仅不利于领导形象政绩数字的扩张,还显示出了领导管理的失职、失策,这就是他们对“老教授”“做工作”使其沉默的原因。
5、做思想工作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它原本是指对思想有疙瘩的同志进行通情达理的耐心规劝,但曾几何时这已被一些人异化为把事情“摆平”、“搞定”的官场潜规则了。就拿郑州师专的这桩事来说,曾听说北京有记者要报道此事,学校派人去北京用钱把事情“摆平”了。这一说法是否空穴来风,不得而知,暂可故妄听之;但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否认的,即一被剽窃的原文作者已公开在网上明确表示:“《大河报》的李记者已经和我联系了,要报道此事”,并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可后来也都“保持沉默”了。领导是否也已通过“做工作”把“要报道此事”的记者也给“摆平”了,值得怀疑。我们深知,领导有的是人力和财力,不愁把这方面事都一一“摆平”,可是这样一来,领导的错误和对学校的健康发展所造成的危害却更大了。造假可以获得领导公开竭力保护,可以在郑州师专活得很风光、很潇洒,可以名利双收,那谁还有心情去辛辛苦苦搞有价值的科研和认认真真去备好课上好课呢!这样一个有关学校前途的严峻问题,请问郑州师专的领导,你们考虑过吗!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我们在网上写了这好多文章,其实也是在给校领导“做工作”,做进谏性的“思想工作”。希望校领导从思想深处找原因,不要违背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不要再把学校的学风继续往邪路上引。
(转自百度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