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之一。杨志 选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目前《资本论》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版教材。。。
象征性收费。。。
讲授内容为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的3章。这3章的关系是:第一章分析商品;第三章分析货币;第二章分析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作为前后两章的桥梁。
讲授内容为《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和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从这一讲起,进入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讨论。
讲授内容为《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前三章。中心是分析资本家是怎样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两种方法。在第四篇中,主要考察资本家如何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讲授内容为《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四、五、六篇中的四章,即: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
讲授内容为《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所谓资本积累的过程,即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过程。这一篇的中心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问题,结论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本篇与《资本论》第二卷都是研究再生产的,但各有侧重:本篇主要从直接生产的过程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而第二卷则是从流通过程来研究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讲授内容为《资本论》第二卷介绍和该卷第一篇的有关内容。
讲授内容为《资本论》第二卷的第二篇“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指资本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形式。本篇的研究对象依然是单个产业资本的运动,不过将以其中的生产资本作为研究范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和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讲授内容为《资本论》第二卷的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本篇考察的对象是由各个资本交错运动构成的社会总资本的运动。考察时以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的循环为研究范例。
考察的要点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亦即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附件列表
资本论.rar
大小:514.41 KB
只需: 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第1讲.PPT
- 第2讲.PPT
- 第3讲.ppt
- 第4讲.ppt
- 第5讲.PPT
- 第6讲.ppt
- 第7讲.ppt
- 第8讲.PPT
- 第9讲.ppt
- 第10讲.PPT
- 第11讲.ppt
- 第12讲.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