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5日,由当代经理人杂志主办的“2005第八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暨2005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揭晓盛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主题为“和谐成长——全球化时代的赢战略”。 图为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发表主题演讲 12月4-5日,由当代经理人杂志主办的“2005第八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暨2005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揭晓盛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主题为“和谐成长——全球化时代的赢战略”。以下为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发表主题演讲实录: 郎咸平: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参加这个盛会我们一要讲的讲题是和谐成长,那么未来中国20年的积极政策走向,应该以什么为指导方针,那么这20几年,无疑创造了一个辉煌的现代经济社会,那么经济总量来讲,或者以GDP的总量来讲,都是雄居世界榜首,但是这一切表面现象的背后,才是值得我们更加关切的,那就是经济发展,单纯的以经济发展为指标的思维,应该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检讨,那么我们就谈经济本身,里面掺杂的水分就不谈了,此外,我们的企业里边有多少是由污染造成的,这一切所展现出来的持续成长所带给我们这个社会的,就是使这个社会更加的不和谐。所以今年11月3号,孙先生在北京提出一个新思维,那就是国际和谐化以及国内和谐化。我个人认为国内和谐化,在今天的中国尤其显得重要,而且我认为是应该当成未来经济指导方针的重要理论根据。什么叫做国内和谐化?请问在座各位我们20年的经济发展,我们国内各个经济团体之间更加和谐了吗?我们社会更加稳定了吗?我相信这个答案应该不是太肯定的。各位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在改革的思维上,需要做一个重新定位,改革本身是任何一个国家,包括英美的超级强权国家继续进步的原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政体、每一个经济实体都需要改革,这点是不需要讨论了,也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改革的原则在哪里?改革的原则必须以全民利益为基本,也就是改革的利益必须回归到全国老百姓,这才是改革的至高无上的原则,可是我们中国的改革是这样吗? 我给各位举一个例子,我国的产权改革,或者简称国企改革吧,最后的结果是改革的成本几乎要全社会负担,改革的利益归于少数人,这就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原因。那么地方政府认为我国企业效率不好,社会包袱都过重,因此进行私有化,我不管MBA也好,我不管你CEO也好,这个就是我认为一个问题的改革,各位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国企改革本身牵涉到权力的移转,那么购买者在某些场合之下,把下岗工人推向社会,由全国老百姓来负担,改革利益呢,改革利益就是由于他得到这个国有资产,甚至把工厂铲平,就地起高楼,卖楼的钱归于谁呢?归于少数人,这个就是所谓的改革利益属于少数人,而改变的成本有全社会负担着,那么我们近来公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意见,到最后一改的结果什么结果呢?明晰市场化。简单的认为一个市场化,就能解决效率的问题吗?我告诉各位,这个思维太过肤浅,由于明晰市场化的结果,我国的医改面临严重的考验。当你进入 医院的时候很多医生问你不是有没有什么病,而是有没有保证金,可能各位觉得很正常,但是我不能理解。国外绝对是免费,各位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香港老百姓愿意负担这笔钱,这是对民众的关心。那么你再到美国,我们很多人出差到美国,你要在美国看到几种,你不必交保证金的,你一定会得到最好的医治,这也是一种对人性的关怀。我们的教改呢,我们的大学举个例子来讲,都是由国家补贴的公立学校,教改的结果是让农村子弟上不了大学,我们今天各行各业有成就的人很多来自农村,包括我许多朋友,他们都是一个人站着火车到北京去念书,家里是分文不给,因为家里没有钱,那么农村子弟通过教育考到一流的学府,这是唯一他脱贫致富的机会,最后这么一点机会你都毫无理由的剥夺。此外,我在任何常常都拿这个作为例子来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