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假设,社会经济当中从来不缺钱,是缺乏投资项目,盈利机会。
或者确切来说,在人们的眼里看来,是缺乏投资项目、盈利机会。
很多人想贷款,贷不到。为什么贷不到?这是因为,潜在的债主们认为,他缺乏还款能力、抵押能力。很多人想卖股份,卖不出去。为什么卖不出去?这是因为,潜在的大款们认为,他缺乏好项目,盈利的可能性较小。
综上,社会上并不缺钱,也不可能缺钱。缺乏的,那是投资项目、盈利机会。换言之,缺乏的是金钱的流动。
有了好项目,有了盈利机会,金钱就流动起来,搞信贷,搞投资,进而,搞消费。
那么,货币政策的目标,任务,就是让金钱流动起来。要么通过利率的变动等等,要么直接发行钞票,等等。
进而来说,货币政策的好坏,要看投资、消费的变动等等。或者说,要看金钱的流动的变动。
所以说,难以有好的模型,来直接表现货币政策的作用。
再一点,
张三发烧,或者,张三腿疼。
那么,李四按摩了一阵,结果呢,退烧了,或者更发烧了。结果呢,不疼了,或者更疼了,等等。
也就是说,李四按摩的作用,一是间接的,不能直接体现出来。二是,按摩的作用,是潜在因素之一,不是唯一。
如果张三舒服了,不难受了,或者,病情加重了,这必定就是李四按摩的作用吗?不大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