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190 0
2009-10-23

聯合報20091022韓良露厝邊與商圈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207695.shtml


報載房地產調查機構公布台北商圈今年租金情況,發現永康商圈漲了百分之廿。
我從十七歲起就住在永康公園一帶的巷弄中,看著永康厝邊從民國六十五年至今卅多年的變化,這個老被我用舊名東門町稱呼的鄰里,一直是很具特色的地方,因為過去日治時期的文教及殖民產業的居民結構,和國民黨來台後住進此一區域的外省文官與國營事業官員的關係,使得居民不僅文教氣息濃厚,也因生活相對安定而較能享受日常生活之趣。


多元食肆
展現生活好滋味
最明顯的家常生活之趣,當然表現在豐富的多元食肆上。記得卅多年前我去如今鼎鼎大名的鼎泰豐吃小籠包時,去的其實是油行旁搭了幾張桌子兼賣小籠包的小店,當時附近的高記其實比鼎泰豐生意做得大,但高記換了手經營又整修成大餐廳,反而不如鼎泰豐一直保持小店風格,只是在服務、清潔上做提升,這種不見浮誇之風反更受永康厝邊的看重。
永康街一帶有不少老店。像巷弄中本來擺了四十多年小攤的壽司店,現在開成生意依舊興隆的小店;或像由走道慢慢增大的秀蘭小館,如今沒有了卅年前的盛名,反而固守住一批老客人;麗水街上近五十年的巧味食堂、東門餃子館、卅多年的長春藤、廿多年的郭家川菜;都一直保持著厝邊的好口味,價格公道的親民作風,生意也一直不用做得火紅,反而讓厝邊客人上門自在又放心。


別無分號
堅持傳統有情味
永康厝邊的餐廳,大多是全市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鼎泰豐堅持只有一家本店堅持了快卅年,開創芒果冰之風又常讓客人大排長龍的冰館也沒開加盟店,賣了廿多年的越南河粉、牛肉麵、炸醬麵、港式燒臘、家庭咖哩飯、溫州餛飩的小店也都一直保持家庭手工,現製現吃的風味,而永康一帶後來被台北市民認為是臥虎藏龍的美食巷弄,其實就和這種注重食物本色的傳統作風有關。
永康厝邊人珍惜的是真味,因此多年前一個餐飲名人用她的名字在此賣巧克力,雖然有大宣傳,生意卻比不上另一家一對小夫婦每日限量製作的手工巧克力,一年不到,裝潢得美輪美奐的巧克力店倒了,三年多了,根本沒裝潢的手工小巧克力依然受厝邊的歡迎。
但永康街的特色吸引了人潮,自然也引起房地產租售者的注意,某某賣甜甜圈的連鎖財團以高於市價三成的租金租下了金店面,卻開不到兩年就關門了。他們也許不知道,永康街一帶不是商人以為的流行商圈,這裡看重的是老店、老人情、實在的食材、實在的價格。


商圈易蓋
厝邊氣息難打造
商圈可以從造街、蓋百貨公司、廣告、行銷來打造,但厝邊卻是靠老舖、鄰里、口碑所完成,一個地方的老店愈多,愈能保持厝邊文化,當地人的消費生活愈不會受商業氣息控制,買東西、上館子也可以是生活文化的一環。
我十分珍惜永康厝邊的文化,也知道有不少人在默默守護這樣的生活態度,但也有不少老店深受高漲的房租之苦,如果房東眼中只看到上漲的租金,而看不到永康厝邊存在的價值,這個厝邊就會愈來愈難對抗流行商圈化的勢力。
美好的城市生活,需要不同的街區都有自己的厝邊文化,而非到處是連鎖的、制式的商圈經營,畢竟人類街頭生活的意義不是完全由租金決定的。
(作者為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