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11 0
2009-10-24
中国水利部部长陈雷9月23日表示,当前,中国在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的同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从供水向需水管理等转变,并综合运用工程、技术、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解决好水资源问题。
[问题]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我国水资源情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北少南多的水资源分布格局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一些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引发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供水量的64%,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需要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对水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赋予水资源管理更为艰巨的任务。
目前,全国仍有2.03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受水量及水质不安全影响的城镇人口有近1亿人,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的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城乡供水保障、用水结构调整、水权分配和流转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加强水资源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
[对策]中国的国情和水情决定了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有效保护。为此,一方面,要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核心是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即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2020年,中国将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节水型社会格局基本形成,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城乡饮用水水源、水质和重点地区水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将得到有效治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