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559 4
2009-10-26
2009年10月26日 10:59 来源:浙江在线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报评论员 王国荣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学生也沾染上了“官瘾”习气。其实,这与家长平时的意识与引导有莫大的关系。滑稽的是,作为重庆市某中学语文教师的家长,对读小学5年级的女儿竞选班长失利,竟然自责是“没请班主任吃饭”之故。
  不当班长又怎么了,不也一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生到学校念书,唯一目的就是学文化、长知识。然而,令人悲哀的是,一些家长却热衷于孩子能当个 “一官半职”,总以为自己的孩子特别优秀,甚至有的认为这是“遗传”,像他(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样“是块当官的料”,给孩子从小灌输“官本位”思想。
  当在学校当上班干部成为一种荣耀时,一些学生和家长开始不择手段去争取。于是,向班主任请客送礼的有之,跟成人竞聘官职一样拉票的有之……慢慢地,社会上“官风”也吹进了校园这个小社会,侵蚀着一个个稚嫩的心灵,也拉拢了一些本无意赴邀受礼的老师“下水”。
  因为想要子女在班级、学校当官,不少父母就将眼光盯在了老师身上。过年过节都要“进贡”,送1000、2000成为中小学的“起步价”,成为校园的“潜规则”,校园师德日下、腐败滋生就这样悄然而至。在这样一种歪风邪气下,优秀学生当不上班干部、很多学生吃不到“小灶”的“不平”之声,也就不为其怪。特别是多数家长,不免产生“你请我不请,心里不踏实”的想法,在送与不送、请与不请之间举棋不定。
  但愿,教书育人的圣地没有这些乱象;但愿,“没有请客才当不上班长”是一种“度君子之腹”之想。尽管,之前我看到过一些家长及孩子为当班干部所写的博客,以及由此萌生的种种想法,发生的高兴与郁闷事,也听到过有违师德的事情,但毕竟还不带有普遍性,有的仅是个案而已。
  想过去,中小学的班长、班委,少先队的大队长到小队长,都是同学们选出来的,与有没有请客送礼毫无关联。我们每个当家长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给孩子从小灌输正确的荣辱观,在孩子长知识的同时,首先教育引导孩子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善待身边的人。可以“一日为师,终身父母”,切不可“一日当‘长’,终身为‘长’”,官迷心窍。
  相信绝大多数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想当班干部也多半是一种虚荣,而非真正想当什么官。孩子的“官瘾”,也多半是家长给染的。要去掉这“官瘾”,还原孩子纯净的心灵,还需要从我们做父母的开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26 12:26:50
这是不是也是与时俱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6 12:34:00
孩子觉得班干部是优秀的表现和认可,所以拼命争取,老师务必引导学生意识到班干部只是为同学们提供服务的人员,是服务员,是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志愿活动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6 16:05:03
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12:52:01
党领导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