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136 1
2009-10-26
作者:龙之珠(lzzscsj)
    社会利益是指社会中的个体或团体在自身活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对社会利益、损害的比较。经济利益是指社会中的个体或团体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对商品利、害的比较。在社会利益的比较中,有善与恶、爱与仇、美与丑、好与坏、强与弱、大与小、明与暗、暖与寒、洁与污、静与噪、饱与饥、和与争、贵与贱、寿与夭、喜与厌、安与危、吉与凶、健康与疾病等等事物的利、害对立面。社会学利益的比较是通过趋利避害、趋吉避凶的基本原则,作为心理、行为取舍判断依据的。在暑天纳凉、寒冬取暖、雨天避雨、晴天晾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自然趋利避害、趋吉避凶的的行为方式。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是趋利避害、趋吉避凶在更高社会领域的表现,也是趋利避害、趋吉避凶的社会自然法则对人类社会优胜劣汰的具体表现。在经济利益的利害关系比较中,在普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社会中的个体或团体可分为买与卖两类。对于买方来说购买商品花费越少越有利,对于卖方来说,销售商品获利越大越有利。由于经济利益可通过价格、价值的量化比较而得出判断,所以相对比较简单。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其利害的取舍都是以社会学的趋利避害、趋吉避凶为基本判断依据的。可以说经济利益利害的取舍原理、原则是基于社会学的基础。经济学是社会学在经济领域的具体特殊表现。
    在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比较关系中,社会利益是前提、客观条件,社会利益的实现是起点也是终点。由于商品制造成本的制约,使得社会利益的实现受商品价格的制约。随着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经济制约逐渐减弱,社会利益充分显现,社会的美好、安定局面得以形成。
    无论在社会领域还是经济领域,趋利避害、趋吉避凶既有着基本变化,也有着复合高度的变化。比如盗窃行为对盗窃者本人现实有利,但由于盗窃成为社会的危害,成为受打击的对象,最终盗窃者会受到相应惩罚,反而形成了对盗窃者的不利。在商品经济中,也有很多投机行为,由于投机水平的高低使得投机者有赢有亏。趋利避害、趋吉避凶是人们思想行为对社会、经济利害取舍的基础。由于这种变化的复杂,使得利与害、吉与凶并不容易界定,只有物竟天择、优胜劣汰才能给出社会、经济进步发展的准确答案。
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创作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26 19:39:39
这对关系分析正确,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关联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