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摘要:信息在市场经济中体现为资源的一种,信息资源分为技术信息和状态信息;科学技术是一种需要保护的信息资源;劣质信息资源的资本化是市场失衡的根源。
关键词:信息资源、市场经济
信息是一种资源,这里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资源,而是特定指生产要素中的资源。马克思在阐述生产力的要素中包含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而马克思在劳动对象的描述中并没有包含信息。然而信息也是一种资源,主要表现在:
1、 信息是一种自然存在的东西,不需要经过任何生产过程实现。例如说铁矿是一种自然存在的,而铁矿的质量信息、地理位置等也应当是一种自然资源。
2、 劳动对象中的资源在流通中能够实现资本化,信息同样能够实现资本化增殖,商人从事的工作本质上就是通过商人自身的劳动实现信息资源的资本化过程。
3、 信息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不同于铁矿等实物资源,实物资源价值取决于实物资源的数量与需求的比例,比如水在平原的价格是低廉的,但在沙漠却可能贵过黄金。信息资源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其价值则取决于信息的共享程度。
正因为信息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其价值在商品交换中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因此才出现了商业资本,商业资本的本质就是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将劳动对象(这里就是信息资源)资本化的过程。也正因为商业资本的产生,市场竞争才更加的丰富多彩。
从信息资源的属性来分可以将信息资源分为技术信息和状态信息。技术信息其实就是商品的技术含量。状态信息则是商品的各种具体特征,在商品交换中,状态信息是商品交换者对商品各种特征的了解和理解,有利的信息可以提升消费者酬谢,不利的信息则降低信息资源的价值。商品交换者了解的不同一方面实现了信息资源的资本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商业欺诈成为可能。因此,商业欺诈是与商品交换共存的,亚当.斯密说经商使人诚实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至于为什么世代为商的常常是很诚实的,本人曾有文陈述,商人诚信的本质是商人道德的价值化,部分是固然因为商人是有道德的,但多数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为了下一次合作的可能,或者是为了提高品牌的价值。同时,由于商品交换者对状态信息的理解不同造成信息的价值歧义,也产生了各种并非商业欺诈的争端。
所谓科学技术,本质上是技术信息的一种。科学技术的产生是科研人员利用物质条件加上本身拥有的知识投入而产生的另一种信息,因为技术信息的共享终将降低技术信息的总价值,并不断向消费者酬谢接近。所以科学技术总需要保护。专利是一种法律保护的以信息换取利润的行为,专利成果本身是一种专利权人所拥有的别人不知道的信息。为了社会的进步,政府以法律保护给予专利费的方式使得该专利信息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促进社会的发展。专利是一种典型的以信息推广为代价(技术信息由于共享而降低价值)使得技术信息资本化的方式。
所谓知识资本,本质上不过是信息资源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已。知识也是一种信息资源,但知识并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知识通过产生科学技术来参与市场竞争,可以理解,出不了成果的博士甚至比不上生产工人。所以严格说来,知识不能成为资本的,只有在那些能够转化成科学技术的劳动者中,知识才能称之为资本。比如赵括和马谡,虽然知识渊博,但不能运用知识,用之反而不如用士兵。这也是如今许多的企业不愿意用没有经验的MBA们的原因。
品牌不是技术信息,品牌本质上是一种状态信息,是商品交换者对生产者或者商人以及其生产或销售的商品的了解和理解。因此,生产者或者商人通过不断传递有利的状态信息,借以不断提升消费者酬谢。所谓品牌资本,实际上是状态信息的价值化。品牌战略的实施过程就是有利状态信息的转播并提高消费者酬谢的过程。
状态信息还包括对具体商品信息的了解和理解,在一手市场,由于市场的规范性和生产者和商人多数都是相对长期的经营者。一方面,生产者和商人共享信息资源(这里不讨论商人和生产者之间的欺诈行为),因此,给信息资源的传播增加了渠道,另一方面,为了长期获取利益,生产者和商人不得不将有利或者不利的信息都共享,加上一手市场管理的完善,所以一手市场的信息资源资本化与消费者酬谢相对接近(注意不是很接近,是相对二手市场而言的接近)。但在二手市场已经没有生产者的参与,信息仅仅掌握在商人手中,减少了信息的传播渠道,特别是每个二手商品的状态信息都是不同的,等于说该商品的状态信息可能只有一个人掌握,因此大大提高了商业欺诈的可能。这就是二手市场商业欺诈行为屡屡发生的最大原因,同时也说明了商业欺诈与商品交换共存,是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可以想象,为什么微软不愿意公开原代码,为什么微软能榨取暴利。正是因为微软故意使得信息资源流通渠道不畅,使得技术信息的价值远远高过消费者酬谢。
信息资源是市场竞争的起源,市场竞争的过程本质上是信息资源通过不断传播,实现价值的不断变化并向消费者酬谢接近的过程。而科学技术则是通过知识与商品的组合,产生新的技术信息和状态信息,从而参与新一轮信息资源的价值变化的过程。劣质状态信息资源的资本化则是市场经济失衡的根源。
理论上说,完全平等的商品交换应该是信息资源的价值等于消费者酬谢,但实际上,不存在绝对共享,信息资源的价值也只能永远向消费者酬谢靠近,市场经济也不可避免有商业欺诈的存在。由于商业欺诈会反过来危害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涉成为必要。但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应当知道,仅仅通过对商人惩罚、制订所谓完善的管理制度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再完美的市场经济即便如美国,商人的欺诈照样是前仆后继。其实,政府管理者们需要做的是加强商品信息的流通渠道,比如通过网络或者成立行业协会(行业协会的主要作用是本行业真实信息的流通,而不是行业管理,这只会加强腐败),加强商品信息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