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是观点,有时观点永远分不出对错,只要是全新的观点就有启发价值。你同意么?
如果你同意,那么向你强烈推荐一本书《金融海啸与我何干》。
作者韩秀云简介:
女,1956年生于天津市。
1978-1982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2-1984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师从谷书堂、蔡孝箴教授,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4-1991任教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并于1987年获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奖;
1991-1993获德国基金会奖学金赴德国科隆大学经济系作访问学者;
1993-1995在德国慕尼黑国防大学经济管理系读博士学位;
1995年至今继续任教于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担任经济系副教授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讲授宏观经济学位课程,所授MBA学生有2000余人,培训企业总裁和政府官员亦超过2000余名。
特长研究方向: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实情的结合,中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研究,中国社保体制研究,香港经济问题研究,国际汇率趋势研究,尤其擅长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把宏观经济知识讲解给MBA,以及政府官员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著作和作品独立著述:《宏观经济分析》,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年版;《最后一击----MBA论文选题、写作与答辩》,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此外,分别在《光明日报》、《中国改革报》、《清华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以下论文:《高科技产业与香港的未来》、《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香港》、《试论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九七后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建立以保险为主的农村补偿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保险公司在社保事业中的作用》、《转变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开发》、《发展高科技产业是必然选择》《奥运后的中国股市》《奥运后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解读》。主研科研项目:《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及其进一步深化的研究》;深圳市委托清华经管学院项目;《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率的因素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保持和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对策研究》;香港委托清华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及清华经管学院项目;《香港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香港委托清华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及清华经管学院项目。
工作成就学术成果
: 韩秀云为经管学院研究生主讲《资本论专题》学位课;为本科生主讲《经济学基础》专业课;为院MBA主讲《社会主义经济与实践》学位课。
其他情况
:1987年韩秀云获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奖二等奖。
擅长领域:
资本运营 企业战略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财政与货币政策、香港经济问题、国际汇率。
特长研究方向: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1][2][3][4]国经济实情的结合,中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研究,中国社保体制研究,香港经济问题研究,国际汇率趋势研究,尤其擅长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把宏观经济知识讲解给MBA,以及政府官员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主要作品 《
金融海啸与我何干》《
中国经济解读》《奥运后的中国股市》《
奥运后的中国经济》
我在经济论坛节目里看到过她,当时觉得和节目里其他学者相比口才略显逊色,不过还有点自己的东西(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一点都没有的)。前两天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推荐《大崩溃》,去图书馆找,无奈新书架上混乱异常,最后只发现了索书号紧挨着的《金融海啸与我何干》。一翻前言,立刻决定借回来看。
前 言
从2003年《推开宏观之窗》出版以来,我一直致力于在中国普及宏观经济知识。2008年《看不懂的中国经济》出版后,登上中国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并获得《第一财经日报》和搜狐网评出的“2008最佳商业图书”奖。这让我感到,中国民众对经济学知识的需求也到了一个大爆发的时代。
随着美国金融海啸扑面而来,中国遭遇了企业大量倒闭、员工大量失业,股价、楼价和物价暴跌等一系列难题。《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一书在2008年6月出版,那时以雷曼兄弟倒闭为标志的金融海啸还没有发生。现在我无论走到哪里,读者都在问:你在上本书中说,中国经济的每次大跌都在为它的大起做准备,中国经济还在大爆发之中。金融海啸这么严重,你还这么看好中国经济吗?
答案是:没有改变。
为什么金融海啸这么大的负面影响,我的观点仍没有改变呢?
有两点原因,其一是在之前已经把这个变化因素考虑进去了。每次大跌都在为大起做准备,这个“大跌”本身就已经暗示了导致经济下跌的“金融海啸”的来临。我在《看不懂的中国经济》这样写道:“今天看到的美国,应该在晚上八九点的样子,夜幕还没有完全降临。”其二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决定。《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中说了中国经济会继续大爆发,不过没有明确说明这个趋势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大致的轮廓:美国建国两百多年来,大趋势是一直在涨,涨了两百年,涨到了尽头,到2008年它开始了真正的下跌;而中国恰恰相反,从19世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济跌了近200年,而改革开放30年,它才开始上涨,这就是趋势。
现在的问题是,即使再次肯定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我们还是要面对近在咫尺的金融海啸;即使知道天会亮,但我们更关心自己是否会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
全世界都在思考和寻找答案:这场金融海啸究竟怎么来的?目前的结论基本上是源于华尔街的“坏孩子”们错误地设计了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以及美国政府放松监管所致。
事实是这样吗?
我们不禁要问,美国的次贷产品、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的赤裸裸欺诈,导致美国和牵连全世界数以万亿甚至数十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为什么没有一个“罪犯”被送上法庭?这背后藏着怎样惊人的秘密?如果这样的“犯罪”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是不是必然还有下一次金融海啸的来临?
如果我们找不到金融海啸真正的祸根,就不可能有效解决当前经济中面对的问题,更不可能找到防止下一场金融海啸的有效手段。
比这个问题更让读者关心的是:美国的金融海啸和它的经济危机将会朝怎样的方向演变?它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它跟中国政府、企业、百姓之间有何干系?为什么美国那里出问题,我们这里迅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未来这种负面影响还会持续多久?作为中国政府、企业、个人在这样一场世纪金融海啸中,该如何看待,如何应对?
这些都是迫在眉睫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还有一些问题,虽然没被人们意识到,却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更加密切相关。
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升值、日本经济被击溃;1991年苏联解体,卢布暴跌;1992年英镑被袭击大败,被迫退出欧洲货币体系;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四小龙、四小虎被席卷一空,货币暴跌;1999年欧元诞生伊始就暴跌;2008年全世界同时掉进美国次贷危机的惊天陷阱。
那么,下一个会是谁?
中国经济必将再次大爆发,对于中国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20万亿人民币的居民储蓄这只“笼中虎”来说,这究竟是“危”还是“机”呢?
面对这样一场世纪金融海啸,所有人都在分析和思考: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应该从中得到什么?
《金融海啸与我何干》将与您一起,共同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韩秀云
2009年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之际
此书观点的精华在于对金融危机的起因的剖析和对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预测。强烈建议各位同学——无论是不是经济学专业领域的——浏览一下。正如韩老师所说,现在是一个宏观经济学普及爆发的时代。此外韩老师去年写的《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也颇有启发性,一块儿给大家。如果有人下载不了的,在此说明出处
http://www.uukan.net/law/105.html以及
http://www.uukan.net/law/160.html
最后说明一下:
虽然本人因贫在论坛里下载屡屡受挫,至今仍坚持着一个崇高的信念——既然是分享,就不图索财,将互惠互利、共享双赢的大同梦想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