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级一位同学的
关于专业课,我这次考了130,是在我的预计之内的。主要丢分在计算题。以我的感觉, 考试时,看到这套题如此简单,当时不禁心花怒放了。不知你有没有仔细研究过这套 题,它总分150分,却有100分是经济学内容,只有50分是金融,而且这50分金融大多数 是计算。我分两部分说一下,前100分经济学内容,虽然你可以从名词解释等中看到有货 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内容,但这些内容也在经济学那两本参考书中有,也就是说, 经济学那两本参考书的分量非常大,绝对是重点,(共有5本参考书,你可以查一下), 我记得2003年考题有这些内容的证明和计算,但2004年的考题我记得好像都是理解性 的,我记不太清了,要不你可以查一下。总之,给我的感觉是,这部分内容首先要不容 置疑地彻底理解,微观部分内容很细,你要注意在理解的同时,注意将一些相关的知识 点不要搞糊涂,要注意辨别开,比如需求与供给,这还是简单的,尤其是完全竞争、完 全龚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这四类的各个特征,还在要素市场供求方面不同情况的不 同特征。我原以为这回在这些内容上会出些题,但这次没有出,但理解清总是保险的。 宏观,这次出了不少大题和小题,感觉这回分量挺大,主要是靠理解,这次就有分析 题,而那些名词解释,简答题什么的,根本不需要有意识的背,理解了自然就能答出 来,用自己的话说也行啊,我就是这样。金融方面呢,令我奇怪的是,货币银行学和国 际金融学好像没有什么题(我记得不太清了),我感觉它的一些思想可以在那20分分析题 还有其他题体现出,也就是说你这两本书学得好些,会融会贯通,那分析题和相关的一 些题一定会答得更好些,更能打动评卷者,像我,差点将那个分析题作成论文了,从很 多方面予以回答,我感觉是无懈可击,我感觉这是和仔细研读了这两本书大有关系,尤 其是这两本书后半部分的国际汇率部分。我曾说过,金融学大部分都是计算题,不知你 有没有看过这次列出的指定参考书<<金融学>>,是莫顿的,这些计算题好像都是这 本书课后的计算题。因为2003年的金融计算题也是那本书的课后题,所以我就把课后题 全做了一遍,但因为我没有买到有答案的书(我不知有没有,你可以找一下),有些题 确实不太确定对不对,所以最后吃了亏。另外也因为在分析题上时间用得多了些,计算 题上时间有点不太够用了。所以这本莫顿的书你不要马虎,它有大量的公式和原理,要 掌握,但我通过这两年的试题,感觉它不会出后几章较难内容的题,只在中部内容出 题,原理还是不难,可能有些繁琐,耐心些就好。 再说一下复习方法,我本是一个很踏实的人,这也体现在复习方法上,就是不取巧,仔 细琢磨每个字、每句话,不放过任何疑点,五本书全部是这样复习下来的,我还自己做 一些表,将一些知识归类出来,更便于理解。在时间安排上,我计划复习两轮,因为时 间不够多了。因为重基础,所以第一轮我给了较充裕的时间,大概是从10月初(我那时 才买到专业书)到12月初,将这五本书制定好顺序,并特意将经济学和金融学交叉,一 天天按此顺序复习,刚开始因重点在数学,所以每天只复习十页左右,后来每天50页左 右,差不多一个晚上时间吧。第二轮主要是有重点地复习,并不是那么抠细节,要系统 地从整个学科的角度来复习,比如我会问为什么目录要这样编?有什么道理?我有一套 很详细的计划,每天都有复习日志,每周要回顾复习进度,审查问题,并修正复习计 划,不断调整各科的时间比重,以达到最终分数的最大化,按经济学的原理,使得最后 用于复习每科的最后一分钟的边际效用都相同。 这是我的复习心得,总的说来,要研究试卷,重视知识基础,同时要制定好完善的计划 并坚决执行,就仿佛是在做一个项目,只不过这个项目就是考研,经理是自己,抛去欲 望,科学认真地制定战略和决策,并去有效地执行。考研并非很多人想像地那样痛若, 这只是一个科学决策并执行的问题,就像我们会在人生中无数次将遇到的那样,只不过 考研这个机会它的项目感会更强一些(因为它有一大段独立的时间),并需要舍弃一些 欲望而已。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送我鲜花者 可和我聊天QQ:294686149
hao,谢谢
我送了
不错,有幸生逢其时啊
考研并非很多人想像地那样痛若, 这只是一个科学决策并执行的问题
喜欢这句
请问您可以给我您的EMAIL吗?
我现在看的是高鸿业的宏微观经济学 您能否指导一下???
也喜欢这句!!!
您参加的是哪个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