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经济学是“真科学”吗?
——“刘国光经济学新论研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书面发言摘要
胡代光
这里所说的“西方经济学”,内涵是意指“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众所周知,马克思正是最懂得他那个时代和以前时代的西方经济学的伟大学者和革命家。所以,他同恩格斯一起才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今天,我们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不懂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确倒是很难想象能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必须联系实际,对待现今世界不同学术论点(尤其是西方经济学论点),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实事求是,通过实践过程不断发展。我们必须从“左”、右倾教条主义束缚下解放出来,解放思想不等于胡思乱想,马克思主义不等于神学。只有实事求是地处理好这两个不等式,我们才能很好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西方经济学有着许多派别,彼此争论不休。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均有居于主流(或正统)地位的学派。现在,西方许多经济学者都承认,就整体说来,他们的经济学“处在危机中”,“将丧失其自命为科学的这个较为浮夸的称号”。
著名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认为,经济学“与政策、政治和意识形态密切联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经济学是由于对现实世界的关心并出于对意识形态的热忱和挑战而得到其活力和启发,否则它就会是干巴巴的无效果的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也肯定:“意识形态是普遍存在的,不限于哪个阶级。”所以,国外学者对他们的经济学是否像自然科学那样为“真科学”,正提出各种疑问和进行辩论。
可是,国内有些人却奇怪地力图淡化政治和淡化意识形态,视西方经济学属于超阶级性的而照抄照搬。他们甚至宣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退出中国各级学校的讲台。例如1995年某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本《西方经济学教程》,该书作者认为:只有西方经济学才是“真正的经济学”,“我们所用的经济学也应该是西方经济学”,“不用多长时间,各级学校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就只能是西方经济学这一套了”。
我赞同一代宗师陈岱孙教授所指出的:“西方经济学无论如何,是植根于西方国家、社会经济的产物。中国的实际在种种方面和西方实际大不相同。要借鉴、利用西方经济学一些理论分析解决中国今日面临的经济问题,我们不但要排除其在本国实践上已证明为谬误者,即使对在其本土已证明有成功经验者,我们也得详察其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