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经济学家评比
<P>本次评比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主办。为了保证科学、公平、客观,特地邀请了世界一流经济学家张五常等教授作为评比顾问。</P>
<P>评比的标准:只要让中国老百姓富起来的经济理论,能够让大家都能够发财。譬如人们在市场买卖中,今天赚100元,明天200元……,总之“帕累托改进”。</P>
<P>此次评比共评出三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分别是茅于轼、吴敬琏、林毅夫。</P>
<P>抄送: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时,抄送美国、英国、德国等科学院。</P>
<P>评比理由:</P>
<P>1、茅于轼先生完成了有中国特点的人权理论——《人权问答》。这就构成了世界三大人权宣言完整体系。分别是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中国的《人权问答》。
美国的《独立宣言》讲的是不要欺负人,要看得到人。反对革命。“天天革命,也不成个样子。或者衙门里老爷一做岔了事便革一回命,也是不成的。有时候,老爷们吞款舞弊,作恶为非,咱们闭着眼儿装不见,比起傻子浑人...天天革命还好。”统治者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府是完全合法的行为,必要时得使用武力。
法国的《人权宣言》讲的是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权利,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这里说的“分权”就是“三权分立”,《宣言》阐明了要用三权分立的新型国家来保护人权,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集三权于国王一人的专横局面。限制王权,实现自由平等。
中国的《人权问答》指出,人权和特权的关系,特权和人权是互相对立的。有了特权就没有人权,要想有人权,就必须取消特权。所以说,取消了特权,人权自然而然就在那儿了。我们用不着提出树立人权的口号,真正需要的是取消特权。特权是人权的敌人。
中国的《人权问答》对于老百姓有什么意义呢?能够给人什么利益呢?公式:
正价值市场==负价值市场+人权宣言 </P>
<P>从上面的公式就可以知道,赚钱、发财是有条件的,在一个根本没有人权的市场上,人们根本绝对不可能发财。例如,投入1000亿美元,到朝鲜这个负价值市场,人们根本不可能发财。这时1000亿美元已经腐烂了,成为负价值=1000亿美元。这对于投资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因此,我们西方国家非常强调“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意义就在这里。
从经济学上讲,茅于轼先生的《人权问答》可以为中国老百姓带来利益。有谁不想金钱呢?</P>
<P>2、吴敬琏先生。本科学院认为,吴先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经济学家。他的伟大在于2005年5月份指出:“中国股市或可关闭……中国股市的历程犹如18世纪的英国股市一样,如果在没有信托责任的社会环境下,不如关闭算了。当前的中国股市,两者皆缺,在一个官商勾结,管理松懈,良心丢失的市场上,你怎么可能指望股市的健康成长。中国当前的经济表面上繁荣昌盛,社会天下太平,但其表面下隐藏了最动荡不安的基因。改革走到今天带给我们社会的也许是严重的动荡与不安。”
吴先生提出要消灭价值、消灭财富——负价值,这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思想。消费就是表示财富的消灭,失去使用价值,负价值。目前,世界正处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泡沫中。这个泡沫(比如房地产、股市和大宗商品)的价值困难超过20万亿美元或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
这也就是说整个世界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产品过剩,通货紧缩。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可以利用吴敬琏先生的办法——“中国股市或可关闭”。也就是消灭价值、消灭财富。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也是采用这种办法——把大量牛奶、机器等往大海倒。
3、林毅夫先生。“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 这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的一句名言。林先生的学问就在这个话里。二千五百年前,中国大思想家孔子在临去世前,很郑重地低声唱着歌:
泰山要倒,
梁柱要断,
人也象草木一样啊,
要枯,要烂!
目前,中国的经济学家没有办法和林先生相比较,因为达不到那样一个仙境。孔子、马克思等为什么有强大生命力,不衰退呢?有均衡思想,当创造价值时,同时也要消灭价值,消灭财富。譬如马克思搞了阶级斗争理论,消灭价值、消灭财富。
林先生提出许多有价值的经济理论,但这是没有用的,不能产生均衡。在经济学上最讲究均衡,这样效益最大。所以,“累死在书桌上”,自动产生均衡。</P>
<P>本院认为,这三位经济学家是不朽。茅先生的《人权问答》,人们可以进入市场买卖,可以发财,致富;吴先生提出“中国股市或可关闭”,为了以后解决经济危机提供解决的方法;林先生的“累死在书桌上”,这是均衡思想。
同时,本院又认为中国经济学应该走自己的路,西方的经济学不适合中国。而且,中国的转型的实践已经相当丰富了,为经济学研究提供大量的素材。</P>
<p>
<P>瑞典皇家科学院
公元2005年12月份
来源:美国《纽约时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