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九五”以来我国经济史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可惜没有列出参考文献。
成果表现在;
1、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文革前偏重于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研究,80年代重视生产力研究,90年代扩展到流通和消费等领域,更多地注意了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诸多社会因素、上层建筑的作用。
2、资科范围的扩大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社会学、人类学、法学、人口学、地理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
3、理论探讨的深化
整体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展开的。
4、出版了一批有水平的专著
古代史:
《中国古代经济史》,齐涛主编,1999年12月第1版
《新编中国经济史》,孔经纬,1993年04月第1版
《中国经济史》,贺耀敏,1994年07月第1版
《中国经济通史》,赵德馨主编,2002年12月第1版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彭雨新等,1994年11月第1版
《中国经济发展史》,宁可,1999年10月第1版
《中国经济通史》,林甘泉等主编
近代史:
《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吴承明著,1996年06月第1版;
《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现代化》
《1895--1936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陈争平著,1996年04月第1版
《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刘佛丁、王玉茹,1996年12月第1版
《近代中国的国货运动》潘君祥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
《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忻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刘佛丁、王玉茹等著1997年03月第1版
《近代中国价格结构研究》,王玉茹,1997年05月第1版
《民国财政经济史》,董长芝、马东玉,1997年06月第1版
《近代中国的国货运动研究》,樊卫国,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8年4月
《上海近代工业史》,徐新吾、黄汉民主编,1998年01月第1版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王询、于秋华编著,2004年11月第1版
《中国近代城市企业·社会·空间》,张仲礼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出版
《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刘克祥、陈争平,1999年08月第1版
《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与社会经济》,张仲礼, 熊月之, 沈祖炜主编
《中国和日本的早期工业化与国内市场》严立贤著,1999年04月第1版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刘佛丁主编,1999年12月第1版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汪敬虞
《近代中国企业:制度与发展》,沈祖炜,1999年12月第1版
《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50年),胡光明、蓝长云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新中国经济史》,苏星,1999年09月第1版
《奠基:新中国经济五十年》刘仲藜主编,1999年12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董辅礽主编,1999年09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五卷(1984-1991)
《1949-1952中国经济分析》,董志凯主编1996年04月第1版
《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经济五十年》吕政、史忠良主编,1999年09月第1版
《五十年国事纪要·经济卷》郑惠等主编、贺耀敏、武力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