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9645 9
2017-09-21

为人民服务,是有偿服务,还是无偿服务?

作为社会人,我们都有一个基本的观念,就是如果有人为我提供我所需要的服务,一般来说,我都要为我获得的此服务付出一定的财务或者其他东西。这个道理如此的简单,以至于连三岁小孩子都明白。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服务,对于被服务的对象来说,大多是有偿的,通俗的讲,就是要付钱的。不付钱的服务,自然是无偿的,而无偿的服务,只存在于服务者和被服务的对象之间有特殊关系的场合,比如,父母与子女、关系亲密的朋友之间以及志愿者和他愿意为之服务的对象之间。

服务的有偿和无偿,是服务的基本状态,服务不是有偿的,就是无偿的,绝不会存在同一个服务对同一个服务对象来说既是有偿的同时又是无偿的情况,一个人为他人提供服务收取报酬,玩弄辩证法,大言不惭地说,我收了你付的服务费,表面看我的服务是有偿的,其实无偿的,我在心里抱着的为你服务的观念是无偿的,但是我的实际的服务行为是有偿的,因为我在为你服务的时候,也是要为别人付费的,我要拿钱买来为你服务所使用的各种物品。我是抱着无偿为你服务的崇高信念和精神,做着要你付服务费的服务行为,当然,你付的费不是给我而是给为你间接提供服务的人。

以上的话,看起来很是动听,而我们说,凡是说,我的服务对你来说,既是有偿的,又是无偿的人,他一定是在说着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谎话,当然别人也会不会信,你收了钱的服务行为,就是有偿的,根本不存在无偿一说!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服务不是有偿的,就是无偿的,不存在服务既是有偿的同时又是无偿的情况。不要把自己说的那么高尚,你服务我掏钱,天经地义,你服务我不掏钱,我就成了混蛋,我不愿意做混蛋,我一定要为你的服务付费,请大大方方地拿走你该得的服务费!

  服务的有偿和无偿,服务的不存在既是有偿的同时又是无偿的情况,就提醒我们。如果服务是无偿的,我们就应该感谢那些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感谢他们为了为我们提供服务,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弃了自己的金钱和个人利益、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享受。对于这样的为我们无偿提供服务的人,我们不得不在信心中竖起他们崇高的丰碑。可是,还有一种情况,为我们提供无偿服务的人,他们确实也是放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但是,他们为我们提供的服务对我们来说,不是让我们生活的更加幸福,却为我们平添许多麻烦,对于这样的好心人,我们虽然敬佩他们的精神,却不会感激他们,而且还希望他们提供的无偿服务越少越好,甚至可以拒绝他们为自己提供这样的无偿服务,谁希望有人无偿地来天天打碎你家的玻璃然后说我这是无偿地替你们清扫垃圾呢!

记住,被服务对象,可以随时拒绝服务者提供的服务,这是被服务对象的基本的权力。因此当服务对象面对有偿服务的时候,他就更可以随时行使自己的拒绝权,一个不愿意接受给自己平添了许多麻烦的无偿服务的被服务对象,更不愿意花钱买罪受,更不愿意花钱给自己购买自己不愿意接受的有偿服务。当然,这样的道理,同样是三岁小孩都明白的。作为被服务对象,他有权要求他所接受的有偿服务,是物超所值,或者说,基本上他所接受的服务对得起他所付出的服务费。因此,我们看到,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大多数人在购买有偿服务的时候,总是货比三家,总是东奔西跑要找到自己满意的为自己提供有偿服务的服务者,除非那些智商有问题的人,才会去接受糟糕到极点的有偿服务,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被服务的对象,无法选择,不能选择,只能被迫接受一种极其糟糕恶劣的服务,

既然服务不存在既是有偿的同时又是无偿的情况,那么,我们似乎有必要讨论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听得耳朵都磨出茧子来的一句话“为人民服务”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应该从经济学的角度弱弱地问上一句:为人民服务,是有偿的服务,还是无偿的服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9-21 15:33:11
人民的主人说,我为你服务,但你必须把你的权利统统交给我。这样看来,为人民服务是有偿服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1 17:52:34
这只是一个口号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2 03:06:40
真费劲,说了老半天也没有说清楚。
民众之间的互相服务,多数是有偿的,少量是无偿的。有偿的情况,主要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而有偿则使得陌生人之间的互助可以长久、规模可以很广大,给每个人带来的福利水平就更高。顺便说,乌托邦认为家人之间可以服务而无偿,因此可以取消交易暨货币,似乎陌生人之间甚至全人类也可以取消交易暨货币,这是幻想,因为天下一家根本就不切实际,无法做到。
至于公共服务,从来就不是无偿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从来不征税ZF的例子。
关键的问题是,民众之间就服务和补偿的比例多少往往遵从自由商讨的原则,而ZF和民众之间就公共服务和税收的比例,一开始并不是自由商讨的,而是力量强的一方(即ZF方)实施强行定价的。
这是由事物的本来面目所决定的,ZF大多数时候是社会中最强的暴力组织,仅仅因为它不同于流寇,而是拥有领土和臣民的坐寇,它就可以考虑自己的长期利益而暂时放弃流寇所持有的竭泽而渔的策略,而采取注水养鱼的策略。首先,它尝试降低税率,直到降低税率所减少的税收与降低税率引起的民众生产积极性增加而增加应税收入所增加的税收两者持平,从而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掠夺比例;其次,它拿出一定税收用做公共服务支出,从而获取在更大税基上的税收,直到边际平衡。在这个过程中,民众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只有公权力的试探和经验积累。你学孟子,不会不知道孟子主张十一税吧。孟子既反对高于10%的税率,也反对低于10%的税率,因为两种情况都对统治者不利。而孟子的理想,多数情况下,无法实现,因为不受制约的权力,从来都有尽可能多收税而逃避提供服务的冲动,即穷奢极欲或好大喜功,竭泽而渔往往比注水养鱼更有诱惑力,那个口号从来都是逗你玩的。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民众是否就税收和公共服务的种类、质量、数量诸多方面,拥有同统治者自由商讨的权力,或者换个角度,公权力是否受到来自民众的程序性制约。一句话,宪政才是长治久安之策,舍此,只能是周期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2 08:04:52
罗鹏 发表于 2017-9-22 03:06
真费劲,说了老半天也没有说清楚。
民众之间的互相服务,多数是有偿的,少量是无偿的。有偿的情况,主要发 ...
罗老师,见笑了,没写完就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4:44: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