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师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张连城教授。近日,在整理导师的文章准备精细阅读的过程中,我对导师的一篇题名《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制度原因和平抑经济周期的制度安排》非常感兴趣。这篇于2005年10月发表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经济要参》,是张老师在经济周期领域长年思考的一个凝练,花费了数月时间写就。
出于对此领域的兴趣,我又在知网上搜集了其他学者的有关文献。浏览到南京审计大学现经济与贸易学院赵峰的文章《中国经济运行周期性波动的制度成因及破解的制度安排》,从题目上看先是很奇怪——“破解”一词指向不明。浏览内容后,非常愤怒,因为全文98%以上内容皆抄袭导师《经济要参》的文章,抄袭滞后9个月,于2006年7月发表在《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
我和同门逐字统计,触目惊心:导师万字原文配两幅图,被赵峰抄去约七千余字和一个图。赵峰的抄作正文含标点共7073个字,仅137个字经过略加改写,重复率98.06%;不含标点共6594个字,仅127个字对原文略加改写,重复率98.07%。注意到:改写只是对原文的微不足道的更替,严格统计,通篇100%皆为抄袭,学术不端性质非常恶劣。
笔者随便截几段,大家能看到赵峰的抄袭达到“无脑”的地步。标记“原文”为张连城教授的原创文章,标记为“抄作”为赵峰的抄袭文章。在原文中,用红笔圈起来的内容是被赵峰抄袭的,其中被黑笔圈起来的文字和语句是未被抄袭的,黑笔画横线的字句、符号是被换了个意思修改的。在炒作中,圈起来的文字是原文没有、略加改写的,画横线的是修改(但意思相同)的文字。
抄作正文的首段与原创文章的对照。原文“所有制改造”,被拙劣地模仿为“生产资料改造”,但谨慎起见,仍然在原文画横线表示被同义转换,在抄作中圈出来表示原文没有、略加改写的。抄作几乎无抄袭技俩可言,仅停留在句子转承和标点方面改动了一点,非常狂妄。最后一句用了“移花接木”的技巧——原文第21页的段首句被抄挪至此。
---------------------------------------------------------------------------------------------------------------------------------------------------------
如果正文首段的位置太显眼,令抄作微有忌惮的话,后面所有的内容基本就是“翻印机式”的照搬:
---------------------------------------------------------------------------------------------------------------------------------------------------------
---------------------------------------------------------------------------------------------------------------------------------------------------------
---------------------------------------------------------------------------------------------------------------------------------------------------------
---------------------------------------------------------------------------------------------------------------------------------------------------------
全篇基本都是这种大片大片面的抄袭,毫无遮掩。
这是被抄去的那张图。原图里,潜在产出用Y*表示,抄作换为Y',将图标号由2改为1。这算是抄作里比较“下功夫”的抄袭了。
---------------------------------------------------------------------------------------------------------------------------------------------------------
原文期刊《经济要参》没有对摘要写作的要求,因而抄作需要自己凑摘要。既如此无脑抄袭,不如进行到底,抄作从原文正文中剪来三句话,通过两个画圈的承接字连接而成。
留一个测试眼力的练习,这三句话分别来自原文的哪里?
在比照过程中,细读导师通宵达旦字字斟酌完成之经典,更加对赵峰的学术品性深恶痛绝。除了网络举报,敦促南京审计大学校方能对此种学术不端行为严肃处理!!!
下面给出原文和抄作,看官不需要花费太久,扫一眼便了然,因为抄作实在太赤裸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