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自8月28日跳空上涨,收出一个中阳线之后,面对3400点压力,股指选择震荡盘整,成交量也明显减少。9月22日更是跳空向下,虽然探底回升,但是未能回补缺口,9月25日在缺口下方窄幅调整,9月26日股指再度低开调整,但是缺口仍然没有完全回补。短期而言,指数运行在两个缺口之间,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投资者可通过学习缺口理论,对目前行情做出判断。
缺口理论什么意思?跳空缺口是指买卖双方力量突然失去平衡,股价向上或向下留下一段,没有任何价格成交的区域,在K线图上则显示为真空区域,这个区域称之为“跳空缺口”。当股价反转过来,回到原来缺口的价位时,称之为缺口的回补。按照缺口所处的位置分为:普通缺口、突破性缺口、持续性缺口与衰竭性缺口。根据缺口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预测后市的行情走势。
普通缺口一般是在横盘整理中偶然出现,由于人气的低迷,相对较小的交易指令,足以影响价格指数的变动,所以缺口不大,出现后三五天内就会回补。根据普通缺口短期回补的原理,对于投资者而言,提供了交易性机会。当向上形成跳空缺口之后,可以在缺口上方逢高抛出股票,然后等回补缺口之后再买回来。当向下形成跳空缺口之后,可以在缺口下方的相对低位买入股票,等股价回补缺口时卖出股票。
突破性缺口是在成交密集的反转或者整理形态之后,由于买盘或卖盘突然爆发,导致双方力量失衡,股价改变原来的走势,形成向上或向下的加速走势。在股价或指数出现突破缺口时,必须带有很大的成交量,缺口越大,股价未来的变动越剧烈。同时还要注意两点:一、突破性跳空缺口通常不回补缺口,价格或许回调到缺口边缘(在向上突破的情况下),甚至回补部分缺口,但是通常保留一部分缺口,这种情况下在缺口附近可以加仓。二、如果缺口完全回补,价格回到缺口下方,说明向上突破不成立,股指或价格重回调整的走势。
持续性缺口是在上涨或下跌途中出现,一般是突破缺口形成之后出现,通过持续性缺口,可以测算出后市达到的区域。测算方法是:以突破性缺口和持续性缺口之间点位距离为长度,以持续性缺口为原点,向上或向下等长点位距离即可算得。当然持续性缺口在一波行情中,可以出现一次或者多次,但要注意和衰竭性缺口的分别。
衰竭性缺口是在原有的趋势行情中,多方或者空方用尽全部的力量,再无后来力量的涌入,这种情况下,只能发生反转,多方抛压形成空方,或者空方买入形成多方,原有的趋势将发生转折。在高位容易出现岛形反转,在低位容易出现V型反转,在股指的周K线图形上,判断顶部或者底部准确度极高。具体运用上要注意两点:一、缺口出现位置距离启动点较远,通常指数或者股价有50%以上的涨幅或跌幅。二、上涨趋势中出现衰竭性缺口往往伴随天量的出现,下跌趋势中出现衰竭性缺口时,成交量不在萎缩,已经见地量。
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三大股指在8月28日跳空高开形成的缺口为突破性缺口,上证指数回补部分,但是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还没有回补。而且上周五向下的跳空缺口,为普通缺口,短时间将回补,股指选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