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207 0
2009-11-01
做客也有技巧:1.注意时间的选择,一般来说,不宜选择对方较忙或三餐时间,晚上也不宜太迟,节假日和周末本是拜访的好时机,但如果没有预约,也不应贸然前往,尽量不做不速之客,对于预约好的拜访,要准时或稍提前一点儿到达,如因特殊情况不能赴约,应提前通知对方。2.注意服装的选择。一般的访问,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不必太过华丽。3.进门前先敲门或按门铃。敲门要有节奏感,不轻不重,不急不慢,敲两三下为宜。虚掩着或开着的门也不可破门而入,给主人一个措手不及是很失礼的。对于约好的正式拜访,无论事情多急,在门口也只能寒暄问候,正题要到入室落座后再谈,否则会给对方留下不成熟的印象。4.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主人敬茶或糖果等小食品时,应起身或欠身双手接过,并说“谢谢”。5.交谈过程中,要注意交谈的礼仪和技巧,谈话要简要,善于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谈话,不宜东张西望,切不可随便走进主人的卧室。6.掌握好告辞的最佳时机。一般性拜访,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匆忙,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若是事务、公务性拜访,则可视需要决定时间的长短,最好是与主人的一个交谈高潮之后,或是在又有新客人来时,抑或在交谈中主人显出疲劳感。
综上,做客的基本礼节概括为:事先预约,不做不速之客;如期而至,不做失约之客;彬彬有礼,不做冒失之客;衣冠整洁,不做邋遢之客;举止端庄,谈吐文雅,不做粗俗之客;适时告辞,不做难辞之客。
待客亦有道:1.做好迎客的准备,个人仪表仪容、居室卫生、茶具、烟具及水果点心等。2.“接待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不妨介绍一下“舞会”这一特殊社交场所——
男士参加正式舞会的传统着装是大燕尾服加白色领结或小燕尾服加黑色领结。
对女士来说,装束应该是长款的,并尽可能的精致,它同样也是一个把最好的首饰从保险箱中取出来体验佩戴快乐的机会,舞会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的特别和精致,初次参加社交活动的女士多穿白色衣裙,穿无袖或无肩带女裙的女士,可以戴长手套,但在开始跳舞或者晚餐开始时,应当脱掉手套。
邀请女方:舞曲奏响以后,男方要大方地走到女方面前邀请,如果女方的家人同在,则应先向女方的亲属点头致意,并征得他们的同意,走到女方面前立正,微欠身致意“小姐,可以请您跳支舞吗?”有时还要向陪伴女方的男士征求“先生,我可以请这位小姐共舞吗?”得到允许后,再与女方走进舞池共舞。
两位男士同时发出邀请:全部委婉的谢绝。如若是一前一后,则“先来后到”,接受先到者的邀请,同时诚恳地对后面者说“很抱歉,下一次吧”并要尽量兑现自己的承诺。
总和一个人跳:结伴而来的一对男女,只要一同跳第一支舞曲就可以了,从第二支曲子开始,应该有意识地交换舞伴,以认识更多的朋友。
不要轻易拒绝邀请:舞会是通过跳舞交友会友的场合,所以在舞会上女士不应轻易拒绝他人的邀请,若要拒绝个别感觉不佳的男士,应注意分寸和礼貌,委婉地表达。
何时离开舞会:朋友的私人舞会最好要坚持到舞会结束后再离去,至于其他的舞会,只要不显得应酬色彩过浓就可以了。
见面其实也是很有讲究的——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很常用的礼节,一般在相互见面、离别、祝贺、慰问等情况下使用。纯礼节意义上的握手姿势是,伸出右手,以手指稍用力握住对方的手掌持续1-3秒钟,双目注视对方,面带笑容,上身要略微前倾,头要微低。以下是握手的几种常见错误——

2.拱手礼:两手握拳,右手抱左手。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目前,它主要用于佳节团拜活动、元旦春节等节日的相互祝贺。也有时用在开订货会、产品鉴定会等业务会议时,厂长经理拱手致意。
3.鞠躬礼: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礼节,“三鞠躬”称为最敬礼,鞠躬常用于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亦常用于服务人员向宾客致意,演员向观众掌声致谢。
4.拥抱礼: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向上,左臂向下,右手挟对方左后肩,左手挟对方右后腰,握各自方位,双方头部及上身均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再向右拥抱,最后再次向左拥抱。
5.吻手礼:男子同上层社会贵族妇女相见时,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方可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之,如女方地位较高,男士要屈一膝作半跪式,再提手吻之。
6.接吻礼:亲人以及亲密的朋友间表示亲昵、慰问、爱抚的一种礼,通常是在受礼者脸上或额上接一个吻,父母与子女之间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亲友间贴面颊,亲人熟人间拥抱、亲脸、贴面颊,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亲脸,男女之间贴面颊,长辈对晚辈一般是亲额头,只有情人或夫妻之间才吻嘴。
7.合十礼: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掌尖和鼻尖基本相对,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面带微笑。
见面时应怎样称呼呢?得体的称呼不仅可以缩短人们感情上的距离,而且还可以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一般对男士称“先生”,对已婚女子称“夫人”,对未婚女子称“小姐”,对不了解婚姻状况的女子也可称“小姐”。为避免误会,在交际场合,对此类情况要事先进行充分的了解。
对外人称呼自己的亲属要用谦称。称自己的长辈可加“家”字,如“家父”“家母”“家兄”等;称辈份低的亲属可加“舍”字,如“舍弟”“舍妹”等;称自己的儿女可称“小儿”“小女”。
对他人的亲属要用敬称,可在称呼前加“令”字,如“令尊”“令爱”“令郎”等;称其长辈可加“尊”字,如“尊叔”“尊祖父”等。
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可在其姓氏后加“老”或“公”,如“郭老”“夏公”等。
工作中可按职业职务职称学衔称呼,如“黄总”“李老师”“刘部长”“张博士”等。
介绍,是人际交往中相互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是结识朋友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如何为他人进行介绍呢?
为彼此不认识的双方引见:一般情况下是双向介绍,介绍者一般是东道主、家庭聚会的主人、司仪、正式活动中身份较高者、熟悉被介绍双方的人。首先要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可贸然行事,一般只介绍姓名、身份、单位,还可说明本人与被介绍人之间的关系,有时为推荐一方可以强调被推荐方的才能、成果,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
介绍时应注意顺序:尊者居后,客户居后,女子居后,年长居后。被介绍者应当表现出结识对方的热情,目视对方,如在座位上应起立微笑示意,但在宴会桌上或会谈桌上只需微笑点头有所表示即可。
社交上的交往只是一种泛泛的交往,一面之缘,你不可能强求他人对你过目不忘,此刻也就凸现了名片的作用。
名片,是一种交际手段,它虽小却记载着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标志着一个人的自尊。
递送名片:态度要谦恭,比如,起身站立,双手拿着名片上方,放在适当的高度,并带有一点倾斜,字体正对着对方,双手递出。
接受名片:交换名片时切不可漫不经心,应双手捧接,接过后应仔细看一遍,适当的时候,可以把对方的头衔重复一下,然后再交谈。
存放名片:接过别人的名片后,切不可随意摆弄或扔在桌上,更不可放在裤兜里,特别是后裤兜,因为你一坐就容易把别人坐在下面。而应放在上装的内衣袋或名片夹里,以示尊重。
索取名片:交易法(“李经理,这是我的名片”);激将法(“李总,能不能有幸和您交换一下名片”);谦恭法(“李总,听了您的演说之后,很有启发,不知道以后是否有幸向您请教一些问题”);平等法(“王小姐,不知以后如何跟你联系”。
注意事项:切忌逢人就发名片,乱发一通,非但达不到交友的目的,反而使名片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最后,以一些交际用语来结尾吧。
初次见面——幸会;看望别人——拜访;等候别人——恭候;请人勿送——留步;对方来信——惠书;麻烦别人——打扰;请人帮忙——烦请;求给方便——借光;托人办事——拜托;请人批教——请教;他人指点——赐教;请人解答——请问;赞人见解——高见;归还原物——奉还;求人原谅——包涵;欢迎顾客——光顾;老人年龄——高寿;好久不见——久违;客人来到——光临;中途先走——失陪;与人分别——告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