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365 1
2017-10-07

如何理解劳务经济_劳务经济的基本特征_劳务经济



劳务经济的概念
  劳务经济是指农村劳动力利用体力和智力以及有限资金在家庭以外就业或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劳 动力大量剩余。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任务。随着全国各地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工作,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我国农村劳务经济已经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农村外出劳务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顺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增添新措施,全面有效地推动农村劳务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劳务经济是我国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出现的特定的经济形态。通常把劳务经济定义为农村住户家庭成员为本户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提供劳动和服务而获取报酬收入的经济活动。我国的劳务经济从某种角度上讲是一种“候鸟”经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挣钱,但却并未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换,“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往返于城乡之间。

劳务经济的基本特征
  农村劳务经济是指农村劳动力利用自身体力和智力以及有限资金在家庭以外就业或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这些人是与农业仍然有着密切关系的农村人口。目前,我国农村劳务经济大体上有四种形式:一是由劳务开发公司直接组织的。二是通过劳务市场获得信息,持当地乡、村证明外出的。三是靠亲友、老乡联系外出的。四是纯粹自发转移的。从总体上看,有组织外出打工的比重还不大,具有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特征的比重就更小。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看,劳动力流动的市场化、产业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劳务经济产生必然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因素。首先,各产业的报酬存在差异,劳动力从农业转入到其他产业所获得的实际报酬总是要大于农业所得到的报酬,当第二、三产业进行扩张时,这种差异还会扩大。由于非农产业与农业存在收入差异,从而产生了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其次,非农产业的扩张,必然会产生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这就是劳务经济发展壮大的外部因素。如何引导内因、如何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来加快劳务经济的蓬勃发展正是我们目前急需探讨的课题。劳务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经济活动,它带有明显的区域性、阶段性,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是劳务输出地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大量劳动力临时“离土离乡”到外地打工或经商等,外出劳务的人数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

  二是外出劳务者的收入除了基本生活消费外,大部分带回或寄回家乡,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外出劳务者群体,表现出由人力资源逐步变为人力资本的演变过程。

  三是外出劳务者的经济关系仍以农村家庭为主,保留有责任田,甚至还直接参与一些农业生产,随时可能停止外出劳务,而回家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家庭经营活动。

  四是这种经济行为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对劳动力需求较大的情况而产生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经济模式将会变得更加完善。

  五是这种经济行为主要出现在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交通方便和距离发达地区、城市较近的区域,或交通得到初步改善的区域。 从静态观察,劳务经济可以缓解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从发展角度看,劳务经济是农村劳动力实现大容量转移出去的前奏,外出劳务

  既是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的途径之一,也是其他多种转移途径或方式的前期准备和基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从中长期的发展前景看,我国城镇化水平将大幅度提高,必将会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向城镇,面对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必须转变观念,拓宽思路,立足于地方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主动制定和实施中长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目的就是为了使湖南在下一轮经济振兴中,不再慢半拍,而是领先一步,加速发展。

劳务经济的特点
  1、劳务经济的主体是劳动者,他们有生存的权利、有劳动的权利、有获得尊重的权利,还有发展的权利。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发挥与这些权利的满足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劳动力的这些权利与企业的要求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既有一致的地方,又有矛盾的地方,当这对矛盾处理得比较好时,劳动力的积极性就会高,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反之,劳动力就会消极怠工,甚至会产生对企业和社会的破坏作用。因此,不能象对待一般商品那样简单地对待劳动力,ZF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就业者的基本要求,即实行人本管理。

  2、劳务不同于物化的商品,当它和劳动资料相结合的时候,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即劳动力在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同时,为劳务的购买者创造了新的财富。所以劳务经济是劳动者在异地创造新价值的经济。因此,劳务经济的发生、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着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有序结合,伴随着对劳动者的组织管理。

  3、劳务经济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现象,与产业经济密切相关。劳务经济寄生于产业经济,有着明显的依附性。通过改革开放,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带动各行各业和多种新兴产业的发展,刺激了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形成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定向流动。这种大规模的定向流动主要是由于劳动力资源失衡而引发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失衡一是人力资源城乡分布的不均匀,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二是产业分布的不均匀,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严重失调。当这种流动发展到一定时期,农村劳动力在流动中不断积累和素质的不断提高,将承袭“一次转移”,逐渐走向稳定,通过市场配制和劳动者自身的不断积累,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进而实现人力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的分布不断走向匹配。当农民变为城市居民,固化为一种生产要素,这种流动也将逐步趋于稳定从而成为历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0-7 16:10:54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