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劳动经济学
6064 7
2004-12-14
从近三次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看我国劳动经济学研究现状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的需求与供给。就其领域而言,涉及宏观及微观各层次,范围极其广泛,一是劳动供给研究,对劳动力供给质量的研究体现于人力资本理论,诸如教育培训、劳动参与、求职等;二是劳动需求,如宏观经济形势、技术变迁、政府政策影响、歧视等;三是市场失灵引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信息失灵、市场失灵,相应地发展出搜寻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后者不仅应用于对发达国家的研究,更延伸到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劳动市场分析。三者相结合,其实就可用袁志刚教授的那本著作名称“失业经济学”来概括,但显然,其范畴远甚于那本书。该学科是在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的过程中演进的,且不论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密切关系,便是社会学、心理学等也给了该学科以无限拓展的空间。由此,应该大有文章可做。但是刚参加完年会,竟有些许孤独和落寞。想来是自己才疏学浅,还是多学习吧,于是索性回顾下这几届年会有关劳动经济学方面的入选文章,比照如下(无法找到第一次年会的具体入选论文题目):

第二次中国经济学年会,共征集论文116篇,其中劳动经济学专题相关论文有11篇。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专场论文8篇,主要集中于微观层次的人力资本研究,另有3篇从宏观视角探讨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下岗再就业问题;女经济学家论坛有相关文章3篇,主要涉及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具体见:http://www.cenet.org.cn/cn/ReadNews.asp?NewsID=6035

第三次中国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178篇,其中劳动经济学专题相关论文有17篇。分布如下: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专场论文10篇,主要从宏观层面探讨制度对劳动力供给、收入差距及城乡人口迁移的影响;教育与卫生经济学专题中有3篇探讨人力资本中的教育问题及其影响;发展经济学专题有一篇分析我国劳动力投入及其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政治经济学专题有一篇涉及分配与合约中的人力资本;中国经济改革专题有一篇研究就业结构调整与所有制改革;公共经济学有一篇研究人口变动的福利效应。

具体见:http://www.cenet.org.cn/cn/ReadNews.asp?NewsID=13822

第四次中国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196篇,其中劳动经济学专题相关论文有12篇。分布如下: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专场论文9篇,分别探讨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宏观技术进步及制度对就业的影响;卫生、教育和福利经济学有2篇关注人力资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政治经济学专题有一篇也从技术进步角度探讨对就业的影响机制。

具体见:http://www.cenet.org.cn/cn/ReadNews.asp?NewsID=17342

几点粗浅发现:(1)国内对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兴趣似乎日渐低迷,这似乎与市场化改革和全球化国际趋势相吻合,基于个人自利的最大化,金融、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成为研究热点。(2)具体到劳动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演变,失业既已成为公认的当前最大难题,在借鉴完国外各流派理论后似乎也没什么新招了,那暂且就不提了罢;人力资本理论倒是有可挖掘之处,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可不就是近两年的新亮点么。(3)研究方法上,制度分析色彩已逐渐淡化,现代分析方法可日见标致起来,基于经济计量学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劳动经济学家的研究重点转向对微观层面个体的研究,大数据形式统计分析有了充分展示的舞台,这是一种进步。“然而”,一不小心这个词竟冒了出来。注重微观分析和形式的完美,可以与国际接轨,以中国的数据分析来验证一些公理和常识,填补了国内的相关欠缺;然而,似乎与其他学科渐行渐远,心虚地说,对我国当前失业治理难题有怎样的启示呢?另一个私心的想法是,随着数据分析的大行其道,经济学研究似乎日益成为少数人的专利了。

呵呵,以上纯属郁闷之时的妄谈,只是尝试解自己心中的惑。还是一句话,learning by doing,希望抛砖引玉,听到大家的真知灼见,并有妙文共赏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2-16 23:26:00
很多劳动经济学的牛人都没去,CCER只去了几个学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8 10:12:00

计量分析成了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进入壁垒;但是应该正确对待计量分析的作用,不滥用就可以了。

最近在思考劳动力就业问题,看了楼主的帖子,有一点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8 22:36:00
劳动经济学从做学问的角度来看还是很有前途的,特别是随着建立和谐社会的推进,以民为本的口号可以看出劳动力的研究是非常有政策和现实意义,翻翻国外的期刊,这方面的文章非常多,有人曾统计在国外著名经济学期刊上有三分之一约是劳动经济学的,我倒是很看好它的未来发展,就是它的使用方法和研究手段也与时俱进了,需要不断加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8 23:45:00

几点粗浅发现:(1)国内对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兴趣似乎日渐低迷,这似乎与市场化改革和全球化国际趋势相吻合,基于个人自利的最大化,金融、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成为研究热点。

______ 顶楼这样说,实在是对国外——比如经济学研究最先进的地区—北美和欧洲哪些学科是热点缺乏了解。 实际上,现在在美国,LABOR ECONOMICS是最热的学科之一,TOP 10 经济系很多都在LABOR方面有很强的实力,而且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在这方面也有很多师资。 2005年JEP杂志发表了一篇对美国最强的7个经济系的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与访谈。 调查结果显示: 劳动经济学、实证微观、发展经济学是研究生最喜欢的研究题目,而他们对宏观的兴趣则急剧下降。

另外,看不出上面这段话前后有什么逻辑联系, 个人自利几乎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研究出发点,当然行为经济学有些例外,但行为经济学也绝不是对理性的绝对颠覆,只是修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14 15:44:00

我有一个问题希望楼上的能解答:卫生经济学与劳动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那我如果想做我国农民的健康方面的研究,是否应该多和劳动经济学结合起来呢?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