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有些老师考博读博(当然是少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自己看了下专业课和宏微观,
研究生毕业9年后参加了某校博士入学考试。考试的前一天还在想,算了,不去考了。爱财如命的我为了不浪费200元的报名费,起了两天早床去参加了考试。考场上一度崩溃,很多题目太宽泛,不知该如何答题(如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随便写写,试卷写满就回家带娃了。
没想到笔试居然排名还挺靠前的,有机会面试(可想博士生源质量)。面试的前几天惴惴不安,因为该专业该领域的前沿,我一概不知。毕业这些年在学校里也就教教实务方面的课程,理论的东西忘得差不多了。零时抱佛脚的看了看知网上的期刊文章,发现没有一篇能看懂的。面试时,你懂的,被导师们鄙视,很多年没哭过的我当时好想哭。果然,面试笔试综合成绩,我排到了末位。就在纠结明年还要不要考时,一封预录取通知书,通知我被录取上。原因是排前面的人各种原因(有的是考上了别的学校,有的是资料不齐全)的没录上,最后把我给补录上了。开心了一个月。
真正读博了,发现太痛苦。高数忘得差不多了,计量没学过,前沿理论读不懂,年纪大了,孩子要陪伴,各种各种让我觉得读博太累,真不该读的,就该再生个二胎。要读的话也该一毕业就读呀。所以没有规划的人生太被动,各位妈妈级人士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