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货币是由ZF发行,但由于这一财物没有利润信息,那么在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到底应该生产多少,才是最适宜的。正是因为信用货币失去了利润信息而产生这种不可确定性,所以市场往往就处于这样两种状态——货币过多或货币不足。但真正让人恼火的是货币过多的时候我们无法知道它过多,而不足的时候我们同样无法知道它不足。
1,资本主义的自由交易、市场经济,即便在充分信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仍旧不能货物出清,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
只要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大于0,全社会总货物的成交比例就小于100%。
2,如果总产品及总货物的数量相对较少,那么这利于出清,不那么相对过剩。
但是,当总产品及总货物数量相对较少的时候,投资也较小,就业也较小,总购买力、总购买也小,那么这不利于出清。
3,货币不会减少,全社会也不缺乏货币。
一个社会,无论是生产了100个产品,还是生产了50个产品,货币的张数、货币的面额就那些。
一个社会,无论是出售了100个产品,还是出售了50个产品,货币的张数、货币的面额就那些。
一个社会,即便只有一张钞票,面额一元,理论上也足够流通所用了。
一个社会,即便有一亿钞票,面额一亿,现实中也足够流通了。
一个社会,就是有一万万亿,面额一万万亿元,其实也还是那样。
全社会并不是缺乏总货币,不是缺乏货币的张数,货币的面额,
而是缺乏货币在人口当中的广泛分布。
一个大老板,他手里有一万亿钞票,那么,他要么搞投资,要么搞消费。
如果搞投资,他需要产品的销售顺畅。如果不顺畅,他的钱就闲置了很多,无法继续投资。
他如果搞消费,需要看他的消化吸收能力,譬如,他能开一架飞机,还是能开十架飞机呢?能享用几艘豪华游轮呢?能睡几张床?能吃几头牛?能雇几个管家、保安、厨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