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广大市民对钱老的去世表达了深深的哀思,认为大师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发扬。
1.钱老忠于祖国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1949年新中国国刚刚成立,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已久的钱学森开始筹划回国,但他却被美国政府指控是美国共产党员、窃取机密企图运回中国,无端被关押了15天,此后被软禁长达5年之久。后经中美两国过交涉,1955年8月美国政府不得不允许其回国。钱学森带着夫人和一对儿女,不顾美国移民局刁难,乘船在海上经过一个多月颠簸,于当年10月初到达香港,当日过境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便牵头投入了“两弹一星”的研制,终于使我国有了自己的原子弹、导弹和卫星,并逐步发展成为航天大国,他也因此得过无数荣耀:“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和生活,献身中国的航天事业,其巨大贡献和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景仰。
2.钱老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钱学森不爱当官,曾多次主动辞去自己的领导职务,长期担任副职,并大胆起用年轻同志,培养人才;他一生做人有四条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他不爱虚荣,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曾邀请他去美国,拟授予他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均被他拒绝;他不爱钱,曾几次将国家奖励的巨额款项捐献出去,作为可以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的他,几十年如一日住在破旧的楼房里,与青梅竹马的夫人蒋英过着清贫的生活。一位功勋卓著、不缺钱的航天巨星能够一辈子保持清贫和低调,其高风亮节实在难能可贵。
3.钱老严谨创新的治学风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钱学森虽然是功成名就的大科学家,但却始终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他曾说过“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他非常关注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2005年7月29日和今年8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次看望他时,他当面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建议。一个毕生致力于创新事业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巨匠,他的严谨创新的治学风格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