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业是怎样的行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
一是战略定位问题。我国的投资企业大多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产生的,是我国经济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产物,特别是在ZF实施政企分开中产生和。尽管投资公司已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尽管投资公司特别是各地方的投资公司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经验,特别是资本运营的经验,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发展与成长还有ZF的影子的背景,其经营模式还具有ZF的模式,实业与经济还没有形成,大多还是ZF运用资金与带动拉动社会资金投资的工具,兼有一定的ZF职能。所以,许多的地方投资公司的战略定位大多为ZF投资主体,ZF的资本运营平台和投资平台。这一战略定位也就决定了这样的投资类企业要以ZF的意志为中心,以ZF的战略为战略或者说,公司的ZF的公司,还有一定的ZF职能。但是在市场条件下和公司的经营宗旨,企业的利益与ZF的意志是不完全一致的,也就是利益主体是各自不同的,二者间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相悖的。这种情况下,如何实施投资公司与ZF意志的协调与一致是一个重大问题,也就是说在不完全的战略定位情况下,这一行业形成还有一定的局限。
二是投资的行业与方向。投资公司在各种行业和领域中都有投资如电力、煤炭、交通运输、化肥、高新技术、房地产等等,但电力能源不如五大发电集团,煤炭业不能与各大煤炭集团甚至是地方集团相抗衡,交通运输、化肥高新技术等等行业也是如此,况这一行业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带头企业,也没有形成核心产业与核心技术与竞争力,投资方向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不能成为行业的带头人。这对这一行业能否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所及的包括技术、管理、人才、团队、经验等等要素。
(暂至此,再谈。欢迎探讨。
wangzhd@m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