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321 0
2009-11-03
2009年11月03日 08:3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报天津11月2日电(记者张国)在一项最新的调查中,天津大学半数以上本科生指出:“很少有同学能够真正进入实验室。”
  由天津大学学生会实施的本科生素质培养专题调查,将3589份问卷发放到了该校所有本科生宿舍,回收有效问卷3241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5.3%。调查问题涉及了社团、科研、实践、文艺、身心等素质培养中的5个重要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在本科生进入实验室研究方面,认为学校能够提供很多机会的受访者,只有28.65%,认为“很少有同学能够真正进入实验室”的,则有54.56%。
  “你认为学校或老师在科技活动中应给学生提供哪些支持?”面对这个问题,希望校方提供科研条件如教室、设备、经费、制作基地等的最多,达到了73.81%;其次是“老师给予学生科技方面的辅导”,占59.19%;同时有57.74%的学生希望“提供可以给本科中、低年级学生实施的项目”。
  在调研报告中,天大学生会称这一数字反映出科研门槛较高是不争的事实,希望校方大力投入资金,改善科研状况,给有想法的同学营造宽松活跃的科研氛围。报告中总结:“科技活动基本满意,但实验室离同学太远;在参加科学实践时同学热情高涨,但获得的支持力度不够。”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以及学校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部门负责人日前专门在“校领导接待日”里听取了学生会的这份调研报告,与几十位学生代表座谈,讨论解决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天大团委书记罗进飞说,学生会此举如同一次“用户满意度”调查,校方会不断努力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