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持续加码,一方面,诸如限购限贷等减法调控频出,另一方面,从供给侧稳定楼市的加法措施也在提速,如完善住房租赁体系、增加土地供应等。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将迎来大量房源且更多地惠及中低收入的首次置业人群
1
一线城市供地提速
自今年3月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密集发布楼市调控政策。在政策调控的基础上,多个城市的住宅用地供应节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一线城市土地供应明显加速。
数据显示,今年截至10月15日,一线城市年内供应的住宅用地已经达到了204宗,合计供应住宅土地规划建筑面积达到2433.33万平方米,同比2016年全年上涨40%;成交面积达到了1770.35万平方米,同比2016年全年上涨了19%。此外,预计最后两个多月还将成交大量住宅用地。
举个北京的例子
今年3月以来,为配合北京楼市新政,北京土地供应节奏明显加快,住宅用地的供应量、成交量较2016年成倍增加,不仅如此,共有产权房用地也频繁推出。根据北京市今年4月7日发布的新供地计划,2017年北京计划供应住宅用地1200公顷。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北京市年内累计土地成交金额达1958.08亿元,同比2016年全年860亿元上涨了127%,预计2017年北京土地市场成交金额有望达到2500亿元,可能再次突破历史纪录。
此外,今年以来,北京市住宅土地供应面积已经达到815万平方米,创近四年纪录,同比2016年全年上涨225%。
2
为什么多个城市供地提速?
在住宅用地供应方面,一方面是有条件的出让方式,另一方面住宅用地供应量的增加,也有利于稳定城市房地产市场。
从去库存政策看,一二线城市已经基本完成了去库存任务。这种情况下,很多一二线城市为了抑制市场的上涨,开启了增加土地供应的政策。
2017年楼市“调控减法”持续加码下,北京等城市的加法供应开始全面加速,多个城市未来五年将有大量房源供应。一二线城市在目前已经做好“减法”的同时继续做好“加法”,平稳市场供需结构。增加供应后,市场价格将有望有所降低。
可以说,需求调控主要侧重于短期,供给调控则更加侧重于中长期,且供给调控有助于稳定公众预期。相比于限购、限贷、限售等需求调控,土地供应更侧重于供给端的发力,通过加大土地供应量来调整市场供需结构,进一步平抑房价上涨。
以北京市场为例,从近几个月来的土地供应结构来看,地价高企所导致的豪宅化、大户型化的趋势得到明显改观,90/70政策、共有产权房政策、限价政策,均将对改善未来新宅供应结构起到积极作用。
3
土地稀缺与房价有关系吗?
以土地价格惊人的北京为例,北京是公认的土地稀缺的地方,北京目前总人口为2170万,土地面积1.64万平方公里,按每户三口、每套房子面积100平方米、容积率2.5计算,解决全部北京常住人口的住房,所需土地面积不到北京的2%。既然如此,为什么各大城市土地显得如此昂贵和短缺?
中国房屋供应紧张不是需求的无限膨胀,土地资源稀缺,建设或生产能力不足,主要是人为限制土地供应导致土地供给严重不足。
与此同时,出现了,房价和地价却快速增长,甚至地价的增长比房价更快速稳健,地王频出,土地“招拍挂”和土地收益率不断上升。
需求大于供给导致住房价格长期上涨的预期,使住房成为争相持有的资产,大大激发了投资甚至投机性需求。市场上房价是由供给和需求两者的均衡决定的,供给不变时,只要需求高企,价格就会上涨,若要房价下跌,只有减少需求。
所以说,土地稀缺与房价是有一定的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