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n123 发表于 2009-11-5 14:05 
请问楼主,既然价值在交换之前就已经产生,那如果没有发生交换,亦即没有产生GDP,之前产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确定的价值是在效用(使用价值)发生前就已形成,而不是在交换之前,这里是我的一个失误。
"价值是在雇佣劳动力"生产出了资本时就形成,效用只是引发了价值转移。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生产性劳动形成的,这个他定义的生产性劳动,就是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
价值在马克思眼里,既是商品货币化的劳动力(实际上GDP就是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力的总和,既商品货币化的劳动力的总和,而并非流行经济学里像生产涵数一样的东西),只有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力才是商品货币化的劳动力
请注意资本可以视作一种抽像的积累,这是与效用没有关系的。
马克思例举一个例子既可以理解他对生产性劳动的定义,也说明有一些具体使用价值的劳动,是没有形成价值的,同是也是说效用不决定价值,只决定价值的转移量:
例如一个演员,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资本家(剧院老板)雇用,他偿还给资本家的劳动,多于他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劳动,那末,他就是生产劳动者;而一个缝补工,他来到资本家家里,给资本家缝补裤子,只为资本家创造使用价值,他就是非生产劳动者。前者的劳动同资本交换,后者的劳动同收入交换。前一种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后一种劳动消费收入……
作家所以是生产劳动者,并不是因为他生产出观念,而是因为他使出版他的著作的书商发财,也就是说,只有在他作为某一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的时候,他才是生产的。”
马克思再次强调了他的观点,那就是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而不像斯密所区分的那样的,实物生产领域的劳动和非实物生产领域的劳动。
在剩余价值理篇里,马克思既批评了斯密的这种定义,又批评了那些评批斯密的这种认识的人。如:
“把反对斯密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的所有胡说八道总括一下,……他(们)尤其愿意把消费者当作‘非生产劳动’的生产者加以辩护。对奴仆、仆役的颂扬,对征税人、寄生虫的赞美,贯穿在所有这些畜生的作品中。和这些相比,古典政治经济学粗率嘲笑的性质,倒显得是对现有制度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