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618 4
2005-12-13

严介和称中国遍地都是黄金 想怎么赚就怎么赚

“民营企业家是弱势群体,如果他还是富豪的话,就更是了。”12月10日下午,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严介和在“第三届清华大学企业家论坛”上,面对台下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MBA和EMBA学生,拿出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 他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我是国有企业的老总,就不是弱势群体了。我自从上了胡润排行榜以后,媒体上充斥着质疑,对我的财富来源表示怀疑。” 严介和1960年出生于江苏。1992年,在南京绕城公路建设中严介和赚了800万元。1993年,他参与沪宁高速公路建设,此后又参加京沪高速、南京新机场高速、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和南京地铁等工程建设。2003年11月,严介和收购了“ST纵横”28.18%的股份。但严介和最为人知的是他并购国有企业之举,并因此赢得了“并购专家”的称号。严介和称,太平洋建设到今年已经兼并了30家国有企业。 自今年严介和以125亿元的身价在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位列第二后,现在他走到哪儿都是焦点人物,并且到哪儿都发出一些引起争议的言论。前几天,他做客新浪网时出语惊人:“员工中最差的是博士,其次是MBA!”这话在MBA学生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和EMBA学生面前,严介和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公司在南京某大学选的MBA,大都是学生会主席、班长,但成功的不到5%。我们总结了为什么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这些高学历的人反而难以做到脚踏实地。对于这些年轻人的浮躁我深有体会。” 他阐释道:“学历和能力并不能等同。我们公司里面做CEO有的只有初中毕业,做得非常好;还有一个初中生给我当过司机,让他去当总经理,企业一个月上一个台阶。经商靠智商,高智商的人不一定是高学历,同样,高学历的人不一定是高智商。MBA学生只能代表你学了管理类的知识,但并不等于你拥有了管理的能力。” 谈到企业家,严介和说,“企业家既是最优秀的,也是最苦难的;既是最可爱的,更是最可怜的。”他觉得企业家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的智商、能力、体魄,都是99.99分”。 而企业家的苦难,严介和认为,企业家要做到“常人吃不了的苦他能吃,常人承受不了的委屈他能承受,常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必须去做,而且要做到尽善尽美”。 严介和以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来比喻,企业家深深懂得手下的企业就像是卖炭翁手中的焦炭,希望天能再冷一点,只要不把自己冻死,这车焦炭就能卖上好价钱。“企业家就是这么一种心态,也需要这种行为风格”。 谈到商人,严介和用一串排比句获得了学生的喝彩,他说:“一流商人是精明加厚道,二流商人是精明加精明,三流的商人是厚道加厚道,最低级的商人,就是‘伤’人,处处让别人受伤的人。” 他宣称,自己不做“老板”,要做“企业家”。在他看来,围绕“钞票”运转的人是“老板”;围绕“企业”运转的人是“资本家”,他们“谈企业如数家珍,做企业行云流水”;“资本家”再高一个层次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是围绕“整个社会”运转的人。 谈到财富,严介和说,“我觉得中国遍地是黄金,想怎么赚就怎么赚。”现场的一名MBA学生向他提问:“重新给您20万元,您会如何办企业?”严介和的回答又是语出惊人,他说,“我一分钱不要,10年之后,我照样能把企业做成今天的太平洋建设集团。”这一观点得到了金源化学集团总裁兼CEO张和平的认同:“凭借严介和现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他的人脉,拿到资金和项目是很容易的事。”而严介和的解释是,“没有亏损的企业,惟有无能的掌门人”。 严介和说,他的目标是到2008年,逐步将自己所持有的公司90%以上的股份让给员工,以此来造就100个亿万富翁、1000个千万富翁、1万个百万富翁,结束“严介和时代”。

来源: 中国青年

[此贴子已经被appleboy于2005-12-14 11:29:0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14 10:10:00

严介和简介:

严介和,一个昔日的高中教师,在20多年的时间里,成功地抓住了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的几波机会———1980年代下海并承包国企,1990年代承建政府基建项目,2000年之后大举收购国企,最后以125亿的个人财富高居2005胡润百富榜第二名。这个典型的中国式创富故事吸引了众多眼球,也留下了众多追问        10月12日,“观澜湖2005胡润百富榜”的推出,使一个名叫严介和的陌生人进入公众视野。他的典型的中国式创富故事吸引了众多眼球,其风头甚至超过了榜上第一富豪、靠电器连锁店发家的黄光裕。   “他算是暴富了,1990年代还是无名小辈,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富豪!”一位严介和的旧相识如此评价道。   45岁的严介和出生于江苏农村,当过高中教师,后下海,在南京以承包基建工程起家,1990年代后期开始大举收购国企,在百富榜上其个人财富从去年的15亿元飙升至今年的125亿元。他的个人发家史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并驾齐驱,亦因此令人瞩目。   榜单甫一公布,严介和即在各家媒体上,谈论自己的创富经验。但三天后,吉林国资委、江西国资委先后宣布叫停严介和在当地的国企收购行动。紧接着,《第一财经日报》等数家媒体开始对严介和的真实财富表示质疑。而在其后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严介和的名字却没有出现。   偏偏严介和不是个低调的人。10月28日,他穿着一身休闲运动装,在南京总部的办公室里向媒体宣布,欢迎媒体捅太平洋集团的漏洞。   但一周后,当了20多天公众人物的严介和终于感到疲惫。他不得不约见记者对某些事情作出自己的解释,而他的部属也为此事忙个不停。   这个过程似乎成了中国近几年来一种独特的现象。凡有新面孔跻身富豪行列,必引发媒体调查。而严介和之所以倍受关注,是因为其创富轨迹无不与地方政府有着密切联系,其大举收购国企的举动亦触动人们对去年“郎顾之争”——国资流失大辩论的记忆。      金陵的“第一桶金”   很多人都相信,南京是严介和的真正发达之地。   如今,严介和更愿意与人提及的第一桶金来自于南京绕城公路,800万的收益被描述成太平洋起飞的第一波助力。   1992年,严介和注册成立了淮安市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即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前身。他的哥哥严介清告诉记者,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接手南京绕城公路建设项目,得益于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的原党委书记兼总经理陆志坚的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4 10:13:00
楼上的,把你的帖子整理一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4 10:21:00

版主:我真不知怎样整理。请版主代劳。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4 11:31:00
改好了,不过最后会出现那个修改过的标记,我一向不做版面修改的原因就是这个。怕让人误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4 11:34:2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