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94 0
2017-10-30
     不管你是打工还是创业,几种典型的“打工思维”都会慢慢毁掉你的未来。






    表面重于实质


    在我公司做销售时,我给小张安排的任务是一天最少要打100个电话。他一直表现也不错,至少我在办公室看到他时,永远都在努力地打外呼。


    小张跟我说,这其实只是个假象,我所没看到的是:


    1、当我不在办公室的时候,他打电话并没那么拼命


    2、打电话需要很多技巧和准备,可他没有认真准备,只要完成数量就好了


    3、如果真正努力,一天其实可以打超过100个电话


    尽管打电话关系到业绩,而业绩又关系到他的收入,可他还是无法摆脱“我是在为老板和公司打电话”这样的思维,所以“表现得很勤奋卖力”在他心目中会比“工作真正取得进展”更加重要。


    在能被我看到的地方,他都表现得“很好”,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就开始“偷工减料”,重视表面功夫超过重视实质进展。


    创业后,没有人“监工”了,可小张一天最少要打200个电话,而且每个都精心准备认真对待,绝不是凑数的那种。


    这种转变非常自然,因为他非常明白,打出去的每个电话都意味着一笔可能成交的订单,而他需要订单来养活自己、养活公司。


    这时候,再也没有可以被糊弄的人了,只能尽力从本质上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完成就好”思维


    第二次创业时期,同期招进来两个员工,干的都是后端编程。半年后,我给其中一名员工提了30%的工资,另一个维持不变。不知怎的被他知道了,便过来找我要个说法。


    坦白讲,两个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上都做得算不错。只要我交代下去的任务,都能按时按质完成。


    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对工作的态度是“完成就好”,而前者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时候,还能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考虑很多问题,并且向我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他第一个发现公司的代码版本管理软件不够好,自己钻研后提出了一套更好的解决方案,后来在公司内部推行;


    他第一个发现公司不少项目其实存在代码可以复用的地方,改进了工作机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他甚至发现有段时间我在为缺前端人员而烦恼,介绍了一个很不错的人进来……


    我发现,自这个员工入职之后,自己的烦恼不知不觉就少了很多。因为他不仅仅是个“完成安排任务”的干活机器,已经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人,是每个老板都喜欢的。在他没提要求的时候,我就主动加薪,是为了更好地留住这样的人才,也觉得这是他应有的待遇。


    和小张交流,他说自己以前也是这样的。因为大部分打工的人都会有一种“付出思维”,觉得自己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在为公司付出,那么自然讲求对等的回报,正所谓“你给我多少钱,我就给你办多少事”。


    所以很多人特别怕吃亏,哪怕多干一点活,都觉得被公司沾了便宜,第二天非要偷懒赚回来,还暗自窃喜。


    但职场中,上级一定是因为先看到你的主动性,再去思考是否给你更好的待遇,而不是先多给你发钱,然后期待你更加主动。


    即便从自私的角度,这种思维也没啥好处:


    1、因为只满足于完成基本任务,你比别人缺少了很多思考和锻炼的机会,一定进步比别人慢;


    2、多干活不一定拿更多钱,不多干一定更少加薪机会,你赚得也比别人少;


    3、你会觉得公司制度不公平,老板对你不好,结果自己过得不开心;


    呆在这样的企业,你又图个啥呢?还不如离开对吧?


    可即便你跳槽到别的企业,因为你在原来单位的工作毫无亮点,也很难争取到好的位置和薪水。


    典型的双输局面。


    退缩思维


    自己以前打工的时候,最不平衡的想法就是,“所有员工那么拼命工作,只能领一份死工资,凭啥最大的收益却被老板拿走了?”


    我相信只要在职场待过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自己做老板后发现,老板和员工最大的区别是:


    老板是那个承担所有风险,必须要解决所有问题,而且找不到任何借口的人。


    工作中,我们其实是很容易给进展不顺利找到借口的,而且都是“真”借口:


    1、我都给客户打过10次电话了,可是他就是不出来,我也没办法!


    2、我已经在所有招聘网站发了招聘公告,可就是没多少人投递简历,我也没办法!


    3、会场该准备的工作全部准备好了,谁也没想到临时会下暴雨,有什么办法

呢?


    4、我们的产品品质好,文案也给力,推广预算也够,销售量就是不好,我们真的尽力了!

……


    不管你在哪个岗位工作,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即便是一名比较负责的员工,一般也只能做到“100%正常的努力”,如果进展还是不理想,往往归结于“客观因素限制,所以我没有办法”。


    因为对员工来说,只要“尽力”就可以了,老板也不可能因此而指责你。你照样可以拿到工资,周末跟朋友出去玩。


    但老板不一样,技术问题没解决,项目就要承担失败的风险;客户搞不定,产品就要承担滞销的风险;收入上不来,公司就要承担破产的风险。


    所有搞不定的问题,最后都会汇总到老板这里,而老板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找,只能自己去面对这一切。


    那么,这些所谓的“没有办法”是真的没有办法吗?也不见得!


    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没有了退路,没有办法后也只能继续想办法。但打工时就不一样了,总有退路,总有老板在最后扛着,不知不觉,自己就缩回去了。


    后来我和小张一样,招人的时候都喜欢招那种“能想尽一切办法把问题搞定”的人,也更愿意给这样的人高薪、好的位置。和很多创业者交流过,大家的想法也大同小异。


    所谓打工,首先要认清楚的是,你自始至终首先是在为自己打工。


    无休止地抱怨,满足于表面功夫,从不承担更多责任,不追求进步,这几种打工病,最终要的是你自己的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